嘉祐元年夏,大雨水,奉诏祈晴于醴泉宫,闻鸣蝉,有感而赋云。
肃祠庭以祗事兮,瞻玉宇之峥嵘。
收视听以清虑兮,斋予心以荐诚。
因以静而求动兮,见乎万物之情。
于时朝雨骤止,微风不兴。
四无云以青天,雷曳曳其馀声。
乃席芳药,临华轩。
古木数株,空庭草间,爰有一物,鸣于树颠。
引清风以长啸,抱纤柯而永叹。
嘒嘒非管,泠泠若弦。
裂方号而复咽,凄欲断而还连。
吐孤韵以难律,含五音之自然。
吾不知其何物,其名曰蝉。
岂非因物造形能变化者邪?
出自粪壤慕清虚者邪?
凌风高飞知所止者邪?
嘉木茂树喜清阴者邪?
呼吸风露能尸解者邪?
绰约双鬓修婵娟者邪?
其为声也,不乐不哀,非宫非徵,胡然而鸣,亦胡然而止。
吾尝悲夫万物莫不好鸣。
若乃四时代谢,百鸟嘤兮;
一气候至,百虫惊兮。
娇儿姹女,语鹂庚兮;
鸣机络纬,响蟋蟀兮。
转喉弄舌,诚可爱兮;
引腹动股,岂勉彊而为之兮?
至于污池浊水,得雨而聒兮;
饮泉食土,长夜而歌兮。
彼虾蟆固若有欲,而蚯蚓又何求兮?
其馀大小万状,不可悉名,各有气类,随其物形,不知自止,有若争能。
忽时变以物改,咸漠然而无声。
呜呼!
达士所齐,万物一类,人于其间,所以为贵。
盖已巧其语言,又能传于文字。
是以穷彼思虑,耗其血气,或吟哦其穷愁,或发扬其志意。
虽共尽于万物,乃长鸣于百世,予亦安知其然哉?
聊为乐以自喜。
方将考得失,较同异。
俄而阴云复兴,雷电俱击,大雨既作,蝉声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