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各有法,藉无妄为。
实圣人之耕者,宜少阳以居之。
建王社于田中,因时以享;
就春方于国外,顺气之施。
盖夫追养祖宗,告虔天地。
酒齐以之荐,粢盛以之备。
故凡建国之先,必择为田之次。
然而制度不同,方隅相异。
在周人之盛世,尝处南郊;
至唐帝之昌朝,变居东位。
其意若曰地播生气,时从少阳。
土因而沃,物得而昌。
此既兴于王藉,吾可实于神仓。
是故广辟农畴,用作躬耕之所;
仰参乾道,式当岁起之方。
时或晨见农祥,日躔天庙。
则必朝士谨司徒之戒,王者纳稷官之诏。
命载耜以勤劳,率就田之壮少。
东作以礼,自符虞帝之书;
坛置于郊,何愧孔生之诮。
胡不居于北者?
恶其就严凝之地;
胡不居于西者?
恶其专肃杀之权。
就严凝则莫毓其稼,专肃杀则徒事于田。
曷若我地乘于震,气顺于天、启千亩于王畿,壤称其奥;
遵五行之木德,位据其偏。
是所谓假力于人,名田为藉。
因先圣而有建,匪后王之能易。
祀殊西汉,贾生不必献其言;
时在陶唐,羲仲可以兼而宅。
夫然后天下之农不敢以怠,诸侯之养不得而疏。
自我良畴之广,据兹盛德之初。
亦犹王所处之明堂,国阳以立;
臣所兴之小学,宫左而居。
厥后政失纪纲,君轻耒耜。
上既遂于晏逸,下亦忘于耘耔。
宜国家举盛典以兴藉田,继有唐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