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可久,势将自穷。
欲民生而无倦,在世变以能通。
器当极弊之时,因而改作;
众得日新之用,乐以移风。
昔者世朴未分,民愚多屈,有大人卓尔以运智,使天下群然而胜物。
凡可养生之具,莫不便安;
然亦有时而穷,使之弗郁。
下迄尧舜,上从轩羲。
作网罟以绝禽兽之害,服牛马以纾手足之疲。
田焉而尽百谷之利,市焉而交四方之宜。
神农既没,而舟楫以济也;
后圣有作,而弧矢以威之。
至贵也,而衣裳之有法;
至贱也,而臼杵之不遗。
居穴告劳,易以屋庐之美;
结绳既厌,改从书契之为。
如地也,草木之有盛衰;
如天也,日星之有晦见。
皆利也,孰识其所以为利;
皆变也,孰诘其所以制变?
五材天生而并用,或革或因;
百姓日用而不知,以歌以抃。
岂不以俗狃其事,化难以神。
疾从古之多弊,俾由吾而一新。
观《易》之卦,则圣人之时可以见;
观卦之象,则君子之动可以循。
备物致功,盖适推移之用;
乐生兴事,故无怠惰之民。
及夫古帝既遥,后王继踵。
虽或不繇于圣作,而皆有适于民用。
以瓦屋则无茅茨之敝漏,以骑战则无军徒之错综。
更皮弁以圜法,周世所宜;
易古篆以隶书,秦民咸共。
乃知制器者皆出于先圣,泥古者盖生于俗儒。
昔之然今或以否,昔之有今或以无。
将何以鼓舞民志,周流化区?
王莽之复井田,世滋以惑;
房琯之用车战,众病其拘。
是知作法何常,视民所便。
茍新令之可复,虽旧章而必擅。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夫何懈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