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句因包含“弥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弥纶
第 62 句因包含“皋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皋陶
第 65 句因包含“苏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苏张
第 73 句因包含“揠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揠苗
第 76 句因包含“楚,屈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智若禹之行水明智之大,如禹行水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二、《皇朝文鉴》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九九、《历代赋汇》卷六六
古有大智,中潜至明
行水以为喻,盖存心之自诚。
渊然创物之谋,敏而外发;
沛若决川之势,顺以东倾
夫惟灵万类而生,毓五常之粹,不滞于物,其端曰智。
然顺其故则不致于交谲,悖其本则浸成于大伪
居惟适正,委美质自然
若下鸿,措安流无事
审利图害,筹安计危。
千虑以无惑,包万殊不遗
优游而处此,不汩乱以行之。
内畜清明,陶天真去诈
远侔疏凿,适地势以流卑。
湛然恬养于中,廓然识周于外。
涤源而涤性之垢,不治水而治情之害。
较迹无间成功亦大。
通塞壅,顺意表以弥纶
如决怀襄,贯地中滂沛
大抵多计者流机巧好辨者溺于空虚,其弊明甚,惟人戒欤。
故我灵鉴无隐,导沉几而自如
心常恶其凿也,势若排而注诸。
以是而察迩言聪明并决;
尧因之而急先务障蔽皆除
夫运至计利仁,绍徽谋于平土,德一也,何独议乎智?
人一也,何独尊乎禹?
盖智之于物兮,必顺适其理;
而禹之于水兮,亦疏导其苦。
苟能此道,宜效皋陶之谟;
一失其原,或谓白圭之愈。
后世苏、张之辩胜,庄、老之道鸣,其耀才者或笼愚不正,其矫枉者又绝圣以无营
皆与性以相戾,譬浚川逆行
亦犹戕以为之棬,并非其质;
揠苗而助之长,反害其生。
噫!
玉莹者楚有屈平,侔蓍龟者秦闻樗里
或以易变而贻诮,或以不知而为耻
莫若顺其性以行焉,所谓智者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