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蓍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蓍簪
第 33 句因包含“绣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绣被
第 46 句因包含“食肉,寝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食肉寝皮
第 70 句因包含“黼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黼黻
第 86 句因包含“雾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雾縠
第 93 句因包含“挟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挟纩
蚕赋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宝晋英光集》卷一、《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里有织妇蓍簪葛帔
颜色憔悴喟然而让于蚕曰:「予,女工也,惟化治丝枲是司,惟服勤组紃是力;
世受蚕事,以蕃天财
尔之未生,我则浴尔种以俟化;
尔之既育,我则饬其器以祗事
尔食有节,我则采柔桑以荐焉;
尔处不慁,我则佴温室以养焉。
惟有神,我则蠲其祀而未尝渎也;
尔惟欲茧,我则趣其时不敢慢也。
尔欲显素丝之洁,我则具缲盆泽器以奉之;
尔欲布幅利之德,我则操鸣机密杼以成之。
春夏之勤,则发蓬不及膏;
秋冬之织,则手胝无所代。
予之于子,可谓殚其力矣。
今天下文绣被墙宇,予卒岁无褐
缇帛饰犬马,予终身恤纬
宁我未究其术,将尔忘力于我耶」?
蚕应之曰:「嘻!
予虽微生,亦禀元气
上符龙精下同马类
在上世,寝皮食肉未知冠冕衣裳之等也,未知雪霜风雨之具也。
当斯之时,余得与蠕动之俦,相忘生生之域,蠢然无见豢之乐,熙然无就烹之苦。
自大道既隐,圣人成能先蚕氏利我之生,蕃我以术,因丝以代毳,因帛以易韦,幼者不寒老者不病,自是民患弭而余生残矣。
然自五帝以降,虽天子之后不敢加尊于我。
每岁命元日亲率嫔御祀于北郊筑宫临川献茧成服
天地宗庙黼黻无所备;
非礼车服旂常无所设;
非驭祀无制币,非聘贤束帛
至纤至悉衣被万物
女子贵贱,皆尽心于蚕。
是以四海之大,亿民之众,无游手而有馀帛矣。
秦汉而下,本摇末荡,树奢媒以广君欲,开利涂以穷民力
云锦雾縠之巧岁变,霜绡冰纨之名日出
亲桑之礼颓于上,灾身之服流于下。
倡人嬖妾被后饰者以千计,桀民大贾僭君服者盖百数
一室御绩而千屋垂缯十人漂絮万夫挟纩
虽使蚕被于野,茧盈于车,朝收暮成,犹不能给;
况役少以奉众,破实而为华哉!
方且规规然重商人衣丝之条,罢齐宫贡服之职,衣弋绨示俭,袭大练以去华,是犹捧块堙尾闾之深,覆杯昆岗之烈。
波骛风动,谁能禦之?
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子之织非欲啬身以侈物,化使然也。
二者交坠于道,奚独怨我哉?
且古姜嫄太姒皆执子之勤,今欲以一己之劳而让我,过矣」!
于是织妇不能诘,而终身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