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6 句因包含“利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利器
第 5 句因包含“命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命世
第 30 句因包含“岩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岩廊
第 34 句因包含“避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避事
第 35 句因包含“制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制锦
第 36 句因包含“游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游刃
第 37 句因包含“补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补衮
第 42 句因包含“铅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铅刀
第 42 句因包含“铅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铅刀
第 70 句因包含“爪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爪牙
第 77 句因包含“王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褒
第 79 句因包含“贾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贾傅
第 80 句因包含“镆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镆铘
贤人国家利器解试 南宋 · 黄公度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七、《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
贤进在位时称得人为国家之利器,实社稷名臣
挺生命世之英,素韬大业
作有邦之用,宰制群伦
惟王以一己之微,受四方之寄,谓万机难于独断,非众材孰与共治
顾此先知先觉,是谓真贤
诸有有家,兹为利器。
文武兼备功名两全
国论未当断制尔待,政体未善兮剸裁尔专。
永隆不拔,患潜消未然
足倚大事,斯为巨贤
五百年哲匠间生才名不世
千万里遐冲坐折,英锐无前
挺奇草泽之间,露颖岩廊之地。
昔之穷也,固尝蓄锐待敌
今之达也,讵可藏锋避事
故或小而制锦兮,恢恢游刃之施;
大而补衮兮,恪恪官箴之备。
隐而未见,姑为囊颖之藏;
动则有成岂若铅刀之利?
彼有称为大宝者,盖有取于瑰奇;
号以重器者,示可镇于倾危
未若此刚节素禀,坚忠不移
厉其锷则清廉之操,淬其锋则智勇之资。
其用若是,何利如之!
傥令追琢文章词锋益锐;
假使削平祸乱智刃攸麾。
兹盖有学校渐摩兮与之陶成,有爵禄砥砺兮使之勉饬。
动每济世,功斯利国
外阃排折患难,立中朝则剪锄奸慝
良由上圣之善任,遂使百工效职
邦有史鱼之矢,直道而行
邑皆言偃之刀,歌声不息
厥后文吏者徒事刀笔,为武士者孰宣爪牙
位徒参于上列,利何补公家
终日使钝,而薄效不就
穷年用力,而寸功莫加。
遂令颂激王褒,铸将求于巧冶;
陈贾谊,钝窃叹于镆铘
惟古圣明,求兹英俊,以敌忾则援干橹礼义,以禦侮则全甲胄于忠信
由是治天下焉,其有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