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句因包含“隐,君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隐君子
第 38 句因包含“铸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铸鼎
第 52 句因包含“投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笔
第 79 句因包含“真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真龙
第 80 句因包含“叶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叶公
第 130 句因包含“屈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贾
龙居山墨戏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八、《澹斋集》卷一
龙居之山有隐君子能人能天,内外进矣。
尝戏谓予:「宇宙在其手,万化生乎身,谓予不信可以小试」。
于是莞尔奋兴矍然振袂,起策老㕙,如身使臂,臂使指疾徐曲折,惟意之止。
予从旁纵观,窃味馀胾。
盖其来莫禦也,如川源之东赴,如风雨之卒至;
其运而不留也,如走圆峻坂,如决水平地
致一不失也,如痀偻之蜩,津人之舟,郢人之斤,后羿之矢;
出奇莫测,如拔帜而赵穷,如削木而庞殪。
俄而浑沌破碎,众汇错起,燕都楚壤,越邑吴市山川卉木变幻人鬼兽禽之谲诡
外而蛮貊介鳞毡毳铸鼎之所象,汗简之所志,缃素之所传,墟冢之所瘗,千态万状可愕可喜
底里陈露,窜神奸无所
予亦变色而作,失声而喟:「艺之精也,一至于是
于何学而造斯妙?
敢问所以」。
隐居君子投笔而对:「是心非手,是道非技。
吾之始为此也,尝观之古人矣。
败缣埃漫,破壁苔渍,陁子道子,顾陆而次,奇踪秘迹,过目不记。
久之若不厌,求履于迹,岂其得履?
则闻之师曰:逐末者去本远,信耳者与目异,万生扰扰不一其类。
洪纤巨细,禀自然之形;
流转飞动,具不说之理。
刻楮者,已落第二
故干也所师,帝闲万骑
真龙拿空叶公失气
见似之者而喜,对面千里
乃观之天地之间,物物而察,道实甚迩。
宛然胸中者,皆彼成象
出笔端者,乃其全体
生机目前,发妙意象外
然意终未厌,此则物耳。
物物者,缄鐍秘严,莫觇其际。
于是使离朱之而伎穷,契诟求之而心醉,乃三日斋而锄其骄色五日戒而掊其淫志
观之我心,一尘不翳。
八窗之内彻,纷万象之我备。
独操其钥,乾辟坤闭。
其动而愈出,如茧吐绪;
酌而不竭,如海出水
何为哉?
应之而已
是时也,终日捉笔,我不自知,观者何议」!
予惊曰:「有是哉!
子之妙也。
不知其他,独于文也而尝从事
徒怪夫六经以来,众伎纷蚁,世祀几传,作者几辈,云章星藻,其来亹亹
孟醇庄放,雄严荀肆,屈、贾幽妍,迁、向之博伟,韩豪劲,异味合美,岂夫与子同一经纬」?
隐君子笑曰:「观解牛者得养生见行水者知用智
固有殊途同归百虑一致,子何知之晚而问之不惠
夫子之妙,我之妙也,我之妙,造化之妙也。
复奚辨于彼此,子其然乎?
不然,倘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则俟帝鸿氏起而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