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炎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炎帝
第 21 句因包含“仲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宣
第 28 句因包含“祝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祝融
第 46 句因包含“朱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朱光
第 47 句因包含“温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温风
第 47 句因包含“万里,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里风
第 53 句因包含“丰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丰隆
第 56 句因包含“寒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寒谷
第 68 句因包含“旱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旱魃
第 69 句因包含“飞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廉
第 73 句因包含“姑射,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姑射子
第 88 句因包含“河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河汉
第 93 句因包含“巨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巨鳌
第 98 句因包含“冯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冯夷
第 98 句因包含“阳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侯
第 115 句因包含“泥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泥涂
第 120 句因包含“牛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牛喘
第 120 句因包含“牛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牛喘
第 123 句因包含“韩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韩卢
第 128 句因包含“雨,鸣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鸠
第 144 句因包含“温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温室
第 169 句因包含“孤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桐
第 183 句因包含“匠石,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匠石斤
第 184 句因包含“师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师襄
第 186 句因包含“冰蚕,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冰蚕丝
第 223 句因包含“澄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澄清
第 230 句因包含“凤,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凤箫
第 243 句因包含“大风,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风曲
第 268 句因包含“蓐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蓐收
第 269 句因包含“芍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芍药
第 290 句因包含“饮中,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饮中仙
第 299 句因包含“花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花乳
第 343 句因包含“鲛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人
第 345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345 句因包含“江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江妃
第 352 句因包含“吊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吊屈
第 352 句因包含“灵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灵胥
第 377 句因包含“北山,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山北
第 390 句因包含“风尘,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风尘表
第 410 句因包含“濯,沧浪,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濯沧浪缨
第 426 句因包含“大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方
第 430 句因包含“仁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仁风
第 427、428、429、430、431 句因包含“宇宙,清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地清宁
第 446 句因包含“戴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戴白
大暑 南宋 · 崔敦礼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宫教集》卷一
盛夏之月,龙宿明,鹑火栖,赤熛奋怒炎帝施威
有客翔阳腾翥,望火云烧空气郁陶兮蒸体,汗淋漓沾裳
授简于崔子曰:「暑至此极矣,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为余赋之」。
崔子曰:「唯唯」。
昔者侯湛成章晋代繁钦流咏于东都,在隋有卢生丽句,于魏摛子建之奇词。
仲宣庭槐长啸孔璋寓陶烛以兴悲。
周人垂瘅暑之咏,明远成「苦热」之诗,皆所以发骚人之妙思,歌隆暑歊歔者也。
且夫勾芒既往祝融乃来,紫纛丹幢,左右从陪,炎官热属,前导后随。
朱冠缇颜,嘘呵火维,煽以烈焰,奋以毒威
烛龙长驱兮,驾火轮飞驰
前执衡使举麾兮,丽朱鸟而承旗。
环天以为炉兮,播造化于冶中。
阴阳以为炭兮,烁万物其犹铜。
扶桑高燎兮,炽中街朱光
温风搅乎万里兮,气郁烟而迷空
土润溽以蒸熇兮,时淟汩蕴隆
凝赤崒而耸岳兮,闪红倏焉而惊虬。
丰隆盘旋而空鸣兮,灏郊斐亹而复收。
于是阴壑烦,寒谷焦,冷泉沸,冰天熇,玉井烟合,凌阴埃生。
西域消长积之雪,北极无不释之冰。
清风而游广寒兮,广寒燠其增烦
阊阖而入凌兢兮,凌兢翕焉如蒸。
天丁退听屏息兮,旱魃健行肆志
飞廉嘘以喘息兮,吁号渴而欲毙。
丰山神人,心郁乎清泠之宫;
姑射仙子汗浃冰雪之体。
噫,神焦与鬼烂兮,彼将焉其逃避
若乃层潭之府,极深之渊,毒阳激烁,阴火潜然,熺炭重燔,吹炯九泉,与日喷薄流耀扬焆,朱𤒦绿烟要眇婵娟河汉沸兮若煮,川渎涌兮如汤。
螭龙喘以鳞折兮,鲲鲵躁而甲张。
长鲸吓鳃以吐沫,巨鳌暴骼而且僵。
沙石为之熟烂水怪为之麋扬。
虎蛟钩蛇鼎烹之毒,象鹿狐貉有釜游之伤。
冯夷阳侯,渴死乎重渊之窟;
马衔蝄蟓,郁勃波涛之乡。
至夫沈阳腾射散越山林赫然其晖,齐攻错陈。
原兮欲燎,野兮欲焚,木枯兮欲爇,叶卷兮欲焦。
隆曦穿漏,林无清阴
万木之结荫,犹火伞迷云
良田龟坼尘飞兮,泥涂化而为缇骍。
嗟空翔与陆走,遭燖炰以飞奔
苦热不敢飞兮,惟塌翼而浴泥。
牛喘甚于焚角兮,徒使人而增悲。
猛兽垂鼻以吐气兮,韩卢露舌而涎垂。
蝇昼飞以繁案兮,蚋宵集而侵肌。
蝉咽以噪风兮,风既至其犹火。
鸣鸠应以呼雨兮,雨不至奚为
于是陆有交盖,河无行舟,宵不明烛,昼不远游,食不饮渴,衣不袭裘
行者暍道而欲仆,居者执热露头,负者涩旋而肩赪,耘者肤裂而脂流。
通衢兮如履乎身热之坂,上层峦兮如陟乎晹谷之丘。
单絺狐貉之燠,当风有环炉之忧。
冰台风轩如坐乎温室阴谷寒涧变而为炎洲
寒泉以禦渴兮渴不止,欲化鲸而吞海;
嘘吸以祛躁兮躁之极,思凌云上天
佩壬甲之灵符兮,于烦怀其奚益;
鼷鼠之寒脯兮,虽万斤徒然
安可责效抱朴不可热之药,而服飞雪之散与夫元冰之丸者哉!
少陵所以愿作冷秋菰昌黎所以思欲羾寒门袁绍所以避暑之饮,傅咸所以开感凉之尊者也。
未竟,客跃然而前曰:「子赋暑至矣,读之若坐火井而居炭谷,游焦溪而沐汤泉,有可以清暑者,得闻其说乎」?
崔子曰:「大冥之墟,孤桐生焉,下瞰冰渊之湄,上直寒涯之巅,左当风谷,右临云溪,溯九秋惊飙,凋三冬寒威
雪积其根,霏霜封其枝,神泉漱其沈,清露润其皮,此盖木之清泠而寒洁者也。
于是寒柯,剖孤茎,匠石运斤师襄均声,寒水之玉以为徽,冰蚕之丝以为弦,水精之珥以为㢩,精冰之金以为悬。
尔乃南风之古曲,奏绿水清音迸流泉之幽韵,动积雪悲吟
弄羽则红云含霜,叩商则烈日成霖。
流鱼于澄渊,舞鸑鷟庭阴
声音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虚堂清室凉轩寒馆。
寒露以植台,迎清风而立观。
月牖对晃,风棂萧疏
左峙冰山,右直雪宫睽罛庨豁,閒敞开通
危楼郁其将起,遂凌虚而上跻;
鸟腾翅于甍标,咸乘风而欲飞。
兽口以涌霤,时梗概于滮池。
星辰大半垂云迥带于棼楣
棂槛俯听闻雷霆之霍挥。
消雾埃于中天,集微凉澄清
素娥若有答,察云师之所凭。
上飞闼而仰观,正瑶光玉绳
尔乃露舄开云扃,凤箫吟,鼍鼓鸣。
井干之𡾰嵼,登延阁之岧峣
雄风洞穴,植仙掌良宵
琉璃珍簟,弄明月之圆绡。
飕飗翠帐,散霏微绮寮
冰槊而发霜硎写诗人之风骚
楚台披襟之语,歌汉宫大风之谣。
宫室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雕胡之饭,锦带之羹,霜蓄之茹,露葵之英。
菰蒲,间之香芹银丝鲙鲫,散雪飞硎。
箸以冰犀,盘以水精
庖霜淅玉满坐风生
汲冷渍穱,其清如冰
携䌽篮于中园,掇槐叶高枝
糅桄木之玉屑,和寒滓兮与俱。
乃使元冥适咸,蓐收调辛,味兼芍药,施和既醇,色碧鲜以照箸,相香饭苞芦
齿冷以嚼雪,人争劝于投珠。
志欲随于騕袅,暇则饮夫屠酥
君王寒殿,荐开冰之清壶。
乃若卢橘,熟素奈成,陆采檎,渊摘芡菱林珍水实,错杂扶檠。
浮甘瓜于寒水,沉朱李清泉
曹林新梅,擘太华之芳莲。
壶盛甘醴之液,坐列饮中之仙。
环曲池以流杯,如长鲸吸川
及其至也,酒罢更阑,风留月轩
谷帘绝品,破龙焙之香团。
汤发云腴之酽,盏浮花乳之圆。
溅七瓯之轻雪,两腋凄其生寒。
饮食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洞庭长湖洪波翻澜长江会宗六月不暄。
溟漭渺沔汗汗沺沺
即之无穷,察之无边。
骇浪瀑洒,惊涛飞湍
崩云屑雨,荡日连天
雷奔电激鼓作𥒜岩。
之者使人毛发耸立心悸胆寒
尔乃水客,泛轻舟,齐枻妓,发棹讴,奏淮南,度阳阿篙工唱,楫师和,鞭蝄蜽,惮蛟螭,罨翡翠,斩鼋鼍,戮水豹,殄鳞族,招白鹇,下高鹄
然后劲风,揭百尺溯洄沿流千里一息,访乎鲛人之居,入乎渊客之室,造乎江妃之馆,追乎海童之迹。
击长楫于中江,想萍实之复形。
访蓬莱之清居,思汉武之所经。
临澄流而沾襟屈原灵胥
而又昧潜险,搜瑰奇,摸玳瑁,扪觜蠵剖明月之胎珠,濯夜光之流离。
若乃浮情博览,忘夕宵归,浑星辰涵泳俯仰与之俱迷。
蓝田出月,吐元珠于渊骊,泻千寻缟练,堆万顷琉璃,此游乐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凄凉之色,已动于眉宇之间。
崔子又从而言曰:「丘壑之胜,林泉之奇,南山之巅,北山之厜,有风月以为助,有云烟相随
鸿鸟以为侣,有田园以时耔,有鱼钓自适,有琴书自怡
欣欣而帷成,泉涓涓而练飞。
清风飒其来临,幽鹤乘而下之。
尔乃白石,枕流泉傲睨风尘之表,笑谈溪壑之间。
水中筑室,葺荷盖以为房。
蕙帐松关,缭琅玕成堂
琢寒犀兮为镇,缉薜荔兮为裳。
苍岑玉醴,𣂏白水以为浆。
玉芝疗饥餐沆瀣而为粮。
绿芰以为佩,又缀之以蕙纕
于是或命巾车,或漾轻舟,或窈窕寻壑,或崎岖而经丘,或采蕨崇冈,或缗鱼清流,或濯缨沧浪,或开襟山楼,或鼓琴自娱,或弹铗悲讴,或脱帽纵适,或杖藜遨游,或掘云于嵽苍之岑,或采月于澄泓之洲。
山林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善!
吾之愿也」。
崔子曰:「善则善矣,而未大也,请为子言夫清暑大方
今圣天子在上洒扫宇宙清宁乾坤仁风惠气,劘刷上下
严威虐焰之刑以烁民之肌肤,故其民漻然休然相安以生;
星火疾驰之令以惊民之耳目,故其民萧然怡然,相嬉以宁;
无竭源涸焦熬峻急之征,故其民得润泽家室
蹈汤赴火汗肌浃肤之役,故其民皆得逍遥田里
恩同祥风翱,德与和气游,蒸而为清氛,疏而为泠风
垂髫戴白,无小大远近萧萧乎如游清凉之境、太清之世,不知暑之为暑也。
若乃渠魁元恶,肆厥暴怒,斲斮屠剔膏流离之,毒日作而人不得全其形体
焚拆抵掎胁驱迫逐之,祸日兴而人不得集其族类,凡厥烝民莫不沸涌灼烂号呼惊蹈,无有救止群望赴愬
皇帝于是丕降霖雨雷厉风行天戈所麾,咸顺使令
旧染之俗,攸徂之民,徒奋袒呼,壶浆以迎。
望云大旱,释徯苏群情,救之火阱,置之安平
清暑之道,不其大哉」!
客闻之,离席而前,拱手而立再拜稽首霍然暑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