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句因包含“神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神光
第 20 句因包含“六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34 句因包含“仰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仰止
第 39 句因包含“广寒,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寒宫
第 76 句因包含“洙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洙泗
月赋1196年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八、《慈湖先生遗书》卷六、《历代赋汇》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山月腾腾千峰兮毕明。
入林度岭兮,疏爽而散清。
波泛流兮,又何其萦回潋滟湛湛渟渟
云气尽伏,太虚碧澄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忽一轮之骤升。
无得以肖其圆,玉不可以齐其莹。
神光独奇,万古一灵
星辰失色,截天汉之欲倾。
虚明之妙,弥满六合,拟揽之而无得,姑触之而莫○。
则与之为入松则与之为,到几盈几,透窗满棂。
彻酒涵杯,跨弦诣琴。
大巧造微至于此而无所用其力,至洁非染而如留若凝。
却之似止而非止,进之似临而非临。
自古幽人雅士,孰不仰止玩止,乐之咏之?
不知其几千万语矣,终莫能赞不可摹写之奇,探其造化机缄之情。
广寒宫殿近在吾方寸之地,而有目者无睹,有耳者未聆。
西屿杨子,女知之乎?
杨子曰:「子惟无知,故若是乐也,故若是融融皓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也。
不自知其为无知而况于知乎?
子仰而观之,清明者何乎?
俯而履之博厚者何乎?
从子目之所视,所视者何乎?
从子耳之所闻所闻者何乎?
彼乎,此乎?
巨乎,细乎?
虚乎,实乎?
众乎,寡乎?
有乎,无乎?
子乎,我乎?
可言乎,不可言乎?
思乎不可思乎
洙泗圣人所以无得而称,姑托之以水,曰知者乐之
又托之以山,曰仁者乐之
某今亦姑赋之以月,而某乐乐之,子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