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箴 南宋 · 真德秀
四言诗
或问予天,予对曰理。
阴阳五行,化生万类。
其用至神,然特气尔。
必先有理,而后有气。
苍苍盖高,包含无际。
其体至大,然特形只。
形气之凝,理实主是。
无声无臭,于穆不已。
天之为天,斯其为至。
分而言之,名则有异。
乾其性情,天其形体。
妙用曰神,主宰曰帝。
以其功用,曰神曰鬼。
专而言之,曰理而已。
大哉至哉,理之一言。
天以此理,位上为天。
物资以始,是谓乾元。
地以此理,而位下焉。
物资以生,实承乎乾。
人生其间,眇然有已。
乃位乎中,而参天地。
惟其理一,所以如此。
天地与人,理固一矣。
人之与物,抑又岂二!
天地人物,万殊一实。
其分虽殊,其理则一。
天地无情,纯乎一真。
至诚不息,终古常新。
曰天地人,理则惟钧。
或不相似,以人有身。
气质不齐,私欲相因。
惟圣无欲,与天地参。
理浑然一,形肖而三。
下圣一等,于时保之。
未能乐天,畏天之威。
畏天伊何,无终日违。
及其至也,与圣同归。
一者谓诚,惟天惟圣。
希圣之贤,主一持敬。
敬而戒惧,弗闻弗见。
敬而谨独,莫见莫显。
敬而穷理,则明乎善。
如临如履,心常战战。
一而无适,有失者鲜。
如或不尔,禽兽不远。
人物之初,理同一原。
人灵于物,曷为其然。
形气之禀,物得其偏。
是以于理,不通其全。
人得其正,固非物比。
全体贯通,性为最贵。
最贵之中,又有不同。
气有清浊,质有美恶。
曰圣贤愚,其品殊途。
浊者恶者,愚不肖也。
其清其美,则为贤知。
得美之美,得清之清。
无过不及,纯粹灵明。
天理浑然,无所亏丧。
斯为圣人,至诚无妄。
圣性而安,贤学而行。
愚而能学,虽愚必明。
愚而不学,是自暴弃。
下愚不移,正此之谓。
乾父坤母,民胞物与。
四而实一,穷亘今古。
四者之内,物为最贱。
天地与人,则无少间。
胡世之人,多间以私。
上不化赞,下甘物为。
上智下愚,学知困知。
就人而论,亦分四岐。
理焉本一,人自为四。
下愚之人,盖不足齿。
困知可贤,圣可学能。
奈何为人,不求践形。
理在两间,一本殊分。
散为百行,别为四端。
或谓之道,或谓之诚。
千言万语,一之异名。
万事万物,胥此焉出。
理一之义,周遍详密。
理万而一,心为主宰。
心一而万,理之宗会。
在天曰理,在人曰心。
理一曰实,心一曰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