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既和而人不可诬。
化将兆兮道与之俱。
故圣人张乐于无声之境。
以造化夫寰区。
乐之作焉。
所以节百事。
物既忘矣。
于是奉三无。
其用秩秩。
其风于于。
发自灵府。
达于道枢。
乐师盈庭。
政行于靡击靡考。
涓衣在御。
化成而不曳不娄。
爰自周隋。
上达尧禹。
或理或乱。
时更万主。
谁不欲肃清家邦。
统一区宇。
莫能知无声之乐。
而政教斯聚。
慆堙既考于鸣弦。
节宣岂专乎促柱。
移风莫大于出令。
修德不在乎观舞。
故曰犹有五起。
政之所急。
徵之则道存微明。
行之则人用宁辑。
所谓君子设法。
贵与物宜。
日闻之政。
四方以宁。
过此以往。
予亦知其不经。
肆皇家之首出庶物也。
高张政典。
而疏数适中。
深具揖让。
而刚柔洽时。
且无惉懘之风。
岂荡然而不反。
何异阐谐之作。
故贲然以来思。
是以素王闲居而观。
卜商体政以妙。
愿尽趋隅之礼。
以闻恺弟之要。
不可以耳察。
又难以目照。
方知夙夜之诗。
遂合无声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