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金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镜
第 16 句因包含“珠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玑
第 17 句因包含“埋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埋照
第 19 句因包含“连城,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城价
第 20 句因包含“照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照乘
第 46 句因包含“作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作砺
第 54 句因包含“虹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虹气
第 60 句因包含“秦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台
照宝镜赋(以珠宝潜翳照之必呈为韵)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二
先贤鍊金镜之英。照怀宝之精。
宝之产兮逾秘。镜之莹兮至明
藏诸土中。虽沈埋可恨
引于地表。终错落而皆呈。
将竭工巧灼烁坚贞
通幽为用。以利物为情
岂惟盘龙而耀彩。镂飞鹊而增荣
若乃金玉方潜。珠玑未出。
山薮埋照。或土石而混质。
连城之价蔑闻。照乘之光遂失
卞和欲献。我色犹深。
虽隋侯之见求。我藏犹密。
然后玉匣启。银华溢。
用物不将不迎。随人而无固无必。
夜入榛芜旁求瑾瑜
冰彩前射。月华正孤。
善价无隐。与佳气相符
楼台之中。我用无展。
蓝田之下。厥道斯殊。
使的皪珠色。朗然合契
皎洁琼华洞然无翳。
时映山元之气。乍透菱花之际。
由是而成琢。金因之而作砺。
是知镜能融朗。宝莫沈潜
照胆而必彻。此藏器而莫淹。
璀璨之光。鸾形乍合。
磨砻之色。虹气斯占。
固其涵清明之质。体虚无之道。
满堂由是而获珍。厚地讵闻乎藏宝。
岂比夫魏宫之所施。秦台所持
铅华之小者。曷怀异而求之。
况有处幽沈。戢光耀
愧无不琢之质。复仰无私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