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句因包含“桃李,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李言
第 27 句因包含“三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缄
第 50 句因包含“罗,解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解网
第 71 句因包含“阴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阴骘
反舌无声(以气感声尽取以候时为韵) 中唐 · 张仲素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四
彼众禽兮。终岁嘤嘤
反舌兮。语默有程
时止而则止。故能鸣而不鸣。
青春始分。则关关而爰语。
朱夏将半。乃寂寂无声
有以见天地之候。有以禽鸟之情。
尔乃其所来。察其所以
或偫或友。爰飞爰止
朱樱而潜下。袅绿杨而暗起。
先秋而默。耻竞响于蜩螗
择木而游。契不言桃李
于是静观其妙。先徵其比。
閟兹百啭。诫烦词躁人
默若三缄。象欲讷于君子
徒观其行藏以时。喧静惟允。
其鸣也有节。其默也可准
初疑管弦之并奏。铿尔曲终。
又似环佩齐鸣。诎然声尽。
是以理契中寂。道符闲澹
阴阳交而止声。春夏交而知感
城乌夜噪向曙乃啼。
野鹤之秋鸣。在阴常惨。
原夫生乃依巢。来而依候。
静集林薄。閒栖苑囿
飞而无惧。知皇家仁解网罗
应不愆期。答圣君信及鸟兽
懿夫遏其音。调其羽。
结舌何异销声何取
能啭。鸾善舞
锵锵声乐雁嗷嗷而音苦。
和鸣而则多。于敬授何补
曷若动适其宜。静得其时
伴元燕之辞巢。秋而俱去。
黄鸟之迁木。春以为期。
岂比夫嘻嘻者闻妖于亳社交交者见刺于秦诗。
斯则冥契阴骘迥殊品汇
羽族以称奇。载月令以为贵。
鸣鸠拂羽。备岁候于三百六旬。
鹖鸟吞声应天时二十四气
矣哉随时之智。
从宜之义。抑斯禽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