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真隐记。青城山在蜀郡界。黄帝奏拜为五岳丈人。高三千六百八十丈九尺云云。大抵蜀中青城县。有丈人山。西有鸣鹤山。山有仙人祠。或云三道洞穴。或云十洞天。其周回与高丈数。诸说不同。难可详也。但昔汉张道古道士隐此山。升仙而去。杜子美游蜀诗曰。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盖敬其张公而景慕也。今余卜筑之山名。与彼适同。戏以赋之。以林居子自况。用示后人之游此山者。
有林居子,肥遁平生。
风月襟韵,云水性情。
嘐嘐然古之人古之人,好尚隐者之幽贞。
欲揖巢由之高标,箕山寂兮冷泉清。
要寻夷齐之芳躅,首阳杳兮愁云横。
所怀伊人兮何处,访喜一过乎青城。
曰昔张公之所栖,敬以重兮岂敢轻。
人择地兮脱尘缘,地因人兮得佳名。
其为山也丈峰甲乎五岳,鹤岑冠乎八纮。
千里兮根盘,万丈兮峥嵘。
胜绝赤城之迥,高可碧天之撑。
物表兮间寂寂,蜀中兮翠庚庚。
春花兮秋叶,兴致兮画难成。
朝晖兮暮霭,登眺兮诗何评。
宜高蹈之攸芋,占一区兮谁争。
山川别兮清且邃,日月间兮晦复明。
是神仙之境界,纤埃绝兮万景并。
卧云不必乎玄阆,跨鹤何慕乎蓬瀛。
节彼商颜,徒采芝兮避秦嬴。
屹然富春,只把竿兮逃汉京。
孰若玆山,使高士而大鸣。
其为人也泥弃轩冕,芥视贵荣。
宠辱兮如聋,黜陟兮若盲。
痼疾烟霞,养真柴荆。
身早蜕乎世网,名岂挂于云程。
饮欣丹井之凿,食足青田之耕猿。
为侣兮鹿为群,道虽穷兮命则亨。
乐自诵乎黄庭,饥可疗兮青精。
落落出尘之想,耿耿鍊道之诚。
笑杀周颙,终使晓猿之惊。
惜哉藏用,卒被仕宦之萦。
我爱斯人,独超世而蜚英。
是宜高山之仰,景行之行。
地不敢唾,人可与盟。
千古之升仙难追,一境之过客屏营。
杜甫留诗而起敬,李有寻迹而忘形。
嗟胜地兮传高风,谁亵污兮丑涎腥。
观韩愈不可唾之句,为绿净湘江之红亭。
闻晋人无唾洟之诫,尊佛图邺城之禅扃。
在彼而尚尔,况敢慢此山之庭。
有道者世必歆慕,盍修鍊而惺惺。
嗟尔俗士,昧栖迟于泌衡。
落尘臼而乾没,醉功名而不醒。
都忘簪笏之劳,自甘溪壑之盈。
不识草衣而云游,竟身辱而祸婴。
人皆唾鄙而侮之,何厥德之流馨。
林居子乃轩昂泉石,啸傲公卿。
有山苍苍,爰得结云楹。
有水洋洋,可以濯吾缨。
谈空石榻之释部,覈玄松窗之道经。
自歌曰:身世元无管,山林乐太平。
等间多妙语,时属野禽赓。
和之曰,前身张道士。
先我养襟灵,得道经千劫。
修真□八琼,高风愁未逐。
古貌恨难迎,山号幸相似。
愿同播万龄,重题孱颜曰。
列嶂兮金屏色,幽涧兮玉琴声。
倘教此地无人唾,千载青城一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