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天倾,西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倾西北
第 6 句因包含“旸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旸谷
第 26 句因包含“螟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螟蛉
第 27 句因包含“适越,章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适越
第 31 句因包含“迁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迁乔
第 32 句因包含“庶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庶几
第 32 句因包含“翼南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溟
第 34 句因包含“明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明经
第 34 句因包含“拾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拾青
第 34 句因包含“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紫
第 41 句因包含“紫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紫燕
第 41 句因包含“騄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騄駬
第 42 句因包含“黄钟,大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钟大吕
第 42 句因包含“八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音
第 45 句因包含“雪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雪山
第 47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49 句因包含“甘棠,召伯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召伯棠
第 50 句因包含“岘首,羊公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岘首
第 50 句因包含“羊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公
第 61 句因包含“文翁,儒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翁儒化
第 63 句因包含“马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马卿
第 67 句因包含“戬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戬谷
第 71 句因包含“三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清
第 73 句因包含“簪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簪缨
第 74 句因包含“杞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杞梓
第 80 句因包含“散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散才
第 81 句因包含“登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龙
第 81 句因包含“登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龙
第 83 句因包含“泛绿,依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泛绿依红
第 84 句因包含“拜尘,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拜尘
敬宪公祠宇(为吏部李尚书作) 明 · 车天辂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五山集卷之一(延城车天辂复元著)
铁岭之外朔方靺鞨乡连肃慎氏。
天倾西北白头山,地限华夷龙水
鸟道几层剑阁重,鲸海一边旸谷迩。
分州政得二十馀,去国相悬千里
俗参蛮貊弓刀,民杂羯夷略文字
朝廷幸借敬宪公棨戟初为观察使
谓言汉祖沛邑乃是周家岐豳地。
名教尤宜重庠序诗书耐可窳啙
传称不学即将落,圣曰有教元无类
抡简还收子弟员,聚辨尽作衣冠士。
藏修游息岂无所,切磋琢磨有以
丽泽浑如蛾子述,入学争厉鼓箧志。
坐令聋瞽旋凿开,竟使螟蛉式谷似。
适越非关章甫资,游雎咸善藻缋事。
民乐承子厚经,潮士敬服昌黎义。
从此迁乔北方学,庶几南溟徙。
联翩点额风雷取次明经拾青紫
易俗由来先以身,牗民不啻提耳
也知公是千人豪,非但才堪一方吏。
德宇何曾町畦度量不敢涯涘
紫燕騄駬凡马空,大吕黄钟八音始。
足践台斗未为荣,器合庙堂可倚
自公一去雪山轻,此邦千秋行止
为立仁祠俎豆之,若见英灵陟降只。
甘棠长切召伯岘首几堕羊公
宸心宠奖有哀赠,词伯揄扬溢美
遗庙应难兵燹,馀烈唯看在人诔。
先生五世不斩后死几多未已
揭虔聊且龟食结构不为鸟跂
高名直与白日悬,盛德真堪百世祀。
文翁守蜀尚儒化常衮镇闽敩书史
成就马卿文章,导迪欧生奋泥滓
至今伟绩不可泯,从古高人如此
不有君子戬谷岂得遐荒义理
西巴庙食巍然北土祠宇徒尔
德声不废三清流,仁闻兼将白云比。
何况公后盛簪缨所以卿材多杞梓
天官尚书曾孙地望雅量英雄弭。
见衔傧命来鸭塞,欲把歌声茧纸
广求作者当时何意散才蒙不鄙。
非缘一日登龙,定谓十年附骥
依红纵未得泛绿拜尘亦从频望履
祗限言语葳蕤,却愧文词骫骳
把笔那知右手枯,被酒讵信雄心死。
良由盛意未可孤,莫怪曼辞无所拟。
敢言明月闇投人,独向长风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