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句因包含“浴沂,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浴沂
第 20 句因包含“关雎,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关雎乱
第 25 句因包含“浮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浮海
第 26 句因包含“王粲,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粲哀
第 31、32 句因包含“赠,青玉案,锦绣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玉案
第 20 句因包含“关雎,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关雎乱
第 25 句因包含“浮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浮海
第 26 句因包含“王粲,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粲哀
第 31、32 句因包含“赠,青玉案,锦绣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玉案
次白沙令韵。兼上台案。以俟覆瓿 其一 明 · 李民宬
押翰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六燕槎唱酬集
舟人各献说,难于听讼断。
是谓行迈谋,不集诚可叹。
还同谈律吏,随问通条贯。
拔萃定甲乙,如经试言判。
今晨幸澄霁,日出氛祲散。
但了波罗蜜,真成到彼岸。
三生结宿缘,幸忝同槎伴。
奚啻浴沂徒,五六人童冠。
二公运风斤,斲我鼻端漫。
蛙咬孰环听,耳盈关雎乱。
岂惟舒纠缭,于道亦不畔。
殊胜听小言,炎炎窖与缦。
浮海缅幼安,遘豺哀王粲。
日望捷书至,剿平辽虏叛。
快取旱路回,八渡河界半。
赠我青玉案,报微锦绣段。
他时替颜面,无忘渴睡汉(自王京至帝都。东站之八渡河界其半。故谓之半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