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子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夏
第 4 句因包含“学,樊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学樊迟
第 10 句因包含“子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真
第 10 句因包含“子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真
第 12 句因包含“游刃,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游刃
第 18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4 句因包含“学,樊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学樊迟
第 10 句因包含“子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真
第 10 句因包含“子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真
第 12 句因包含“游刃,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游刃
第 18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次韵头陀山歌 清 · 南九万
出处:明谷集卷之一焦尾录
崔生才标冠海东,快如神鹘当秋空。
文学可言子夏诗,志气肯学樊迟农。
试事不啻五对二,挥翰早能惊真宰。
与余从游今数岁,美璞还资山石治。
浩浩湖江吞欲尽,世上馀子真儿戏。
旁通卦象及篆籀,游刃恢恢有馀地。
未及王子洛滨年,已见成章何斐然。
我向南归望白云,临别殷勤一言宣。
字字炜煌可烛夜,百斛明珠玉盘泻。
长途作客饶愁眠,赖此新诗手中把(伯游先生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