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铁瓮,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铁瓮城
义士歌(并小序) 清 · 朴泰淳
出处:东溪集卷之三
僧净源。本宁边人也。为余言丙子之乱。避兵于铁瓮城。在副元帅申景瑗军中。景瑗选军中精锐。出城击贼。有北关军士兄弟三人俱从征者。其兄当出战。其仲弟言吾何忍见吾兄死乎。吾请代行。其季弟亦言岂可使两兄死于此。弟当代出。其兄曰。仲弟只有一女。季弱且无子女。我则年长。幸已有子。死无所恨。我当赴敌而死。其两弟涕泣苦挽。争请代出。其兄竟自奋而行。战殁于城西门外云。此与姜处士兄弟三人争死者相同。而壮烈过焉。不料遐裔之中。乃有此义士也。净源时年尚少。惜不能传其姓名。而终不可使泯没于世。故遂作义士歌。
铁瓮城外虏氛恶,铁瓮城中吹画角。
将军下令选锐士,朝出西门齐击贼。
北关健儿谁家子,夜从幕下修戈戟。
其家两弟亦从军,涕泣争前当矢石。
兄言两弟弱无子,似我虽死无所惜。
男儿赴敌岂旋踵,一战终能死明白。
姜肱兄弟义烈事,不料千秋得再睹。
人生秉彝自天赋,夷夏何尝有丰啬。
生在遐裔尽天伦,死向沙场为毅魄。
惜哉不能传姓名,为作歌诗泪横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