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扶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扶桑
第 3 句因包含“扶桑海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海
第 13 句因包含“犬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犬牙
第 28 句因包含“安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安期
第 28 句因包含“期赤松,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松期
第 28 句因包含“赤松,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松游
第 29 句因包含“樵柯,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樵柯烂
第 35 句因包含“灵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灵台
第 38 句因包含“吞,云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吞云梦
偕主倅登神仙台余中半而止。赋怀(并小引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丽水郡
金鳌之山。全体皆石也。穹然巨岩。枕联架叠。而最上顶。有一大磐石。如佛头之戴金刚经。广可立八九间屋子世传为神仙台。饭后偕突山倅及诸行伴试发登台之行。行十许步。路从岩窦穿去。仅能容身。人皆手足攀据。转益危险幽暗不见天日。而距台之所在处。尚不知几重险关云。自度老脚不必效少辈之嚬。因复路还至禅房石上坐待神仙来。已而前行者。亦于中半而止。惟突山一官僮。至见上台而下。略因其所传语。赋古诗一则
闻有名蓝在突山,嵬乎直上白云间。
东极扶桑海无际,朝朝望日朱殷
其上盖有神仙台,叠石千寻天开
侧身西望𢥠生眩,苍苍惟见鸟飞回。
我欲寻真一攀扪萝蹑磴凌孱颜
有路谽谺石窦岩溜滴滴衣痕斑。
犬牙尖矗羊肠曲,怕有凌矜藏鬼奸。
或忽中断无底,或忽壁削攀援艰。
路转崎岖心转小,前头尚有几重关
设遇真仙不足多戒身其奈岩墙何。
寄语前行努力,坐凭人舌足看过。
云到峨峨上头晚春风气凉于秋。
顶戴岩磐掌平广,令人凛凛不可留。
一点齐烟了不到安期赤松信堪游。
樵柯想像灰烂螺壳摩挲阅劫沤。
曾闻太上无形台所为台备已听。
目睹之前思过半而今吾亦说丁宁
君不见一片灵台人自有,何苦远向方外取。
不离跬步佳境,中吞云梦者八九。
天君日俟上来人不信吾言归更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