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句因包含“掌上,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掌上珠
第 37 句因包含“虞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虞姬
芦花墓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夫何一佳人兮,步下洞庭之波。
珰以明月之珠,裙以纤云之罗。
娉婷袅娜未知鲁男子见之以为如何
耆卿使定价,认匪人而伊花。
芙蓉红肥,羞牧丹繁华
楚楚而曲终,觌髣髴芦漪
汀洲间而雪色霜月夜而天姿
既有丽质,又重之以内美。
圆扉夕兮泪觐,思百身其焉以。
胡然而替爷,嫈所愿则为婢。
南浦洗妆,映明媚秋水
云其尤而雨殪,蝶则生而蜂死。
将受肤而涅墨,绕苏项于柔指。
一转嫁祸,在王孙其奚耻。
威霁太守能事毕于娘子
娇花移而寸草,孰云重夫生男。
珠丸转于掌上,花价高江南
琵琶咽以竹枝,几秋于浔阳
虞姬原而草没,绿妓山而珠藏
巴僮慧而话古,指一坏曰芦兮。
山苍苍而夕曛,岸瑟瑟秋枯
征骖逗于虎邱,尚独题于真娘
骐虽骨而宝价,已查而名香。
怀伊人不见,咏芦花而为绥。
苍葭而柄揭,滴白露而毫滋。
百世相感,曰娘娘其知否。
荒台寂于卓薛,锦坊空于樊
芦之魂兮不死,倘飞雁之含采。
香虽埋于短阡,名则播于妆台
非不足于郡志,赋一篇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