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秦箫,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箫声
第 8 句因包含“受降,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受降城
第 11 句因包含“郭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郭索
第 12 句因包含“广陵,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陵花
第 14 句因包含“秦箫,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箫声
第 15、57 句因包含“人,秦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箫
第 23 句因包含“迷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迷楼
第 26 句因包含“更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更衣
第 26 句因包含“鸣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珂
第 28 句因包含“生然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然诺
第 32 句因包含“十二,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十二楼
第 43 句因包含“玲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珑
第 45 句因包含“将无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将无同
第 46 句因包含“残杯,冷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残杯冷炙
第 47 句因包含“细雨,斜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细雨斜风
第 8 句因包含“受降,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受降城
第 11 句因包含“郭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郭索
第 12 句因包含“广陵,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陵花
第 14 句因包含“秦箫,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箫声
第 15、57 句因包含“人,秦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箫
第 23 句因包含“迷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迷楼
第 26 句因包含“更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更衣
第 26 句因包含“鸣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珂
第 28 句因包含“生然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然诺
第 32 句因包含“十二,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十二楼
第 43 句因包含“玲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珑
第 45 句因包含“将无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将无同
第 46 句因包含“残杯,冷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残杯冷炙
第 47 句因包含“细雨,斜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细雨斜风
秦箫曲 清 · 陈维崧
出处:湖海楼诗稿卷之四
冒家堂上丝管何喧豗,二十四枝银爉高崔巍。
爉亦不肯灰,歌亦不肯绝。
七尺罘罳冷于铁,三更兽炭坐相齧,此间秦箫曲中杰。
忽然高唱受降城,砉作冰车铁马声。
须臾如抗复如坠,老马郭索沙场行。
广陵花月不知数,小楼玉笛无朝暮。
几人不听秦箫歌,一生总为秦箫误。
主人磊落天下传,主人好客能开筵。
满堂白月白如练,十匹红罗红刺天。
笑谓秦箫来,醉看秦箫舞。
二十年来事可怜,化作迷楼楼下土。
忆昔江南月一轮,长干门外正留宾。
更衣私入鸣珂巷,坐中颇有英雄人。
平生然诺惜不得,匣里宝刀老无力。
有眼只读帝京篇,却与黄金不相识。
秦淮酒楼十二重,酒人如虎诗如龙。
教坊子弟善骀宕,曲中老伎多从容。
善和坊里语琐琐,慈恩宅畔花溶溶。
半飞不飞双阿子,欲别未别诸吴侬。
吴侬度曲谁最雄,秃矜老子称国工。
駊騀不让黄幡绰,要眇直压商玲珑。
此曹精致有如此,吾辈攻苦将无同。
踌躇冷炙残杯后,惨淡斜风细雨中。
只今歌者如鹅鸭,谁人尽谱声歌法。
秦箫秦箫当苦吟,尔更少小宜惜阴。
南朝狎客亦何限,殿中朝贵皆知音。
会须一曲送天上,安能老大青枫林。
主人语竟日方午,努力秦箫更起舞。
君不见人生飘忽不自知,主人此语真吾师。
坐中有客夜深泣,却悔少年蹉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