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龙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飞
第 2 句因包含“垂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衣
第 14 句因包含“调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调鼎
第 18 句因包含“九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天
第 22 句因包含“缄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缄口
第 26 句因包含“尧,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尧舜
第 40 句因包含“覆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覆辙
第 41 句因包含“前席,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前席
第 2 句因包含“垂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衣
第 14 句因包含“调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调鼎
第 18 句因包含“九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天
第 22 句因包含“缄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缄口
第 26 句因包含“尧,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尧舜
第 40 句因包含“覆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覆辙
第 41 句因包含“前席,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前席
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南宋 · 度正
押词韵第五部
皇帝龙飞十四载,拱手垂衣功不宰。
谁生厉阶起甲胄,天下岌岌几于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机独断定四海。
内酬勋庸清列位,外召诸老仍博采。
自古圣人闻至治,不贵无过贵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谏阁经帏行遂拜。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冬官侍郎何迟迟,几日涪江下寒濑。
恭闻促诏已屡下,云汉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岂不望启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缄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疏戚,常使无权免骄泰。
宣仁圣烈重贬损,功参尧舜光万代。
当时若不甚快意,其奈无忧近菹醢。
前乎六一论尧佐,后日了翁陈二蔡。
一从一违事已判,得失了然为世戒。
况今政事归中书,国体堂堂方正大。
春宫仁孝且英睿,多士盈庭复蔼蔼。
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
姑置区区论商鉴,覆辙不远那容再。
行看正道动前席,盛时难逢愿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