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5 句因包含“龟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龟山
第 13 句因包含“入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入幕
第 16 句因包含“祥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祥麟
第 18 句因包含“平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平津
第 22 句因包含“挟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挟书
第 29 句因包含“郑公,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公乡
第 30 句因包含“俎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31 句因包含“弹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弹冠
第 32 句因包含“书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书绅
第 35 句因包含“金马,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马门
原作汤,据聚珍本改)安止罢信幕赴调1156年 南宋 · 韩元吉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后生前辈今世古人
岂重岁月久,所怀风俗淳。
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
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
相从朋旧间,得语尽可珍。
俯仰几何遗编埃尘
白头幕府,始与夫子亲。
夫子龟山裔,麇麚祥麟
晚同柱后史无心平津
典刑眉睫温然群伦
向来簿领中,挟书谆谆
岂不开我塞,异闻此其真。
亦或举樽酒笑谈贱贫
同僚分散世事日以新。
遥怜郑公俎豆莘莘
弹冠不苟家庭书绅
道学固未泯,吾谋复谁陈。
尚想金马门西湖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