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泄至洞岩寺,凡三十里。洞在寺右,始入如永巷,巷穷乃开阔如七间大厅堂。遇阔处即名一洞,如是者不测为几也。未入时,寺僧携席以从,云穴隘者至不得手行,须首引其尻,如蛇蚓状,以为藉耳。洞中然数十炬犹暗,炬火小如枣核,不见光焰。隘处又苦烟塞,触眼鼻皆酸。既至穴口,数刺头试之,畏烟,竟不果,惟寺僧与王生及僮辈二三人更进数洞,出为言所以闻。昔有行脚僧,曾担糠深入者,见大溪石桥而返,顶上闻橹声,当是钱塘江也。)
灵洞积阴晦,火烈不得扬。
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萤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
相牵隧道穷,砑尔开堂皇。
石髓结还滴,蝙蝠鸣且翔。
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当蛇蚓行,恐逼蛟龙藏。
勇夫三四人,老僧启前行。
还言所历殊,一一仙人房。
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桥梁。
蹊岭突高下,尻背时低昂。
火烛黯欲尽,窔奥安可量。
尝闻长老说,有衲来何方。
折松为明灯,腰包裹糇粮。
持咒禁妖怪,表涂留秕糠。
猛志忽地险,深探遍灵乡。
顶上摇橹声,依稀是钱塘。
与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