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筼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筼筜
第 25 句因包含“芒鞋,竹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芒鞋竹杖
第 25 句因包含“筇竹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竹杖
第 26 句因包含“荷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荷衣
第 26 句因包含“薜荔,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薜荔衣
第 25 句因包含“芒鞋,竹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芒鞋竹杖
第 25 句因包含“筇竹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竹杖
第 26 句因包含“荷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荷衣
第 26 句因包含“薜荔,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薜荔衣
平陵宜山堂诗 清 · 张英
押阳韵 出处:文端集卷六
我闻宜山堂,结搆平陵阳。
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
何处最宜山,奇峰出短墙。
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
隔帘见幽壑,入户飞层冈。
枯藤与古木,掩映多奇光。
峰影落清泉,水面还苍苍。
何时最宜山,山静觉昼长。
朝霞与夕烟,树色分微茫。
春明山翠浓,夏雨山风凉。
明月出远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称古狂。
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
看山无朝暮,一卷或一觞。
手招西爽来,披襟从徜徉。
斯景与斯人,是名宜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