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焚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焚坑
第 11 句因包含“典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典午
第 15 句因包含“诗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诗史
第 16 句因包含“讴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讴歌
第 21 句因包含“三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苏
第 24 句因包含“韦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韦编
第 28 句因包含“梨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梨园
第 28 句因包含“纸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纸贵
第 31 句因包含“子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衿
第 32 句因包含“优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优孟
第 38 句因包含“经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经笥
检书 清 · 吴贻诚
 押词韵第三部
日出群书幽窗新翠
中怀不平展卷风花坠。
西汉文章东汉节义
横议焚坑激扬天所忌。
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
典午雄谈南朝藻缋
宣公奏疏陈,谏果真味
诗史少陵翁,讴歌时事
韩起八代衰,造语蒙翳
欧阳复雄豪美孰继。
三苏涌泉落墨潮海至。
道学紫阳韦编尼父志。
文山正气歌》,一字千秋泪。
厥后宫商梨园纸贵
鸡林帖括佳,假借先民意。
枉费子衿才,何殊优孟戏。
劳劳律家繁赜久师吏。
刀笔奇葩他年公辅器。
吁嗟一儒可以经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