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大明,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明宫
第 10 句因包含“鸣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玉
第 12 句因包含“菟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菟裘
第 15 句因包含“忧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忧葵
第 16 句因包含“宿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宿草
第 19 句因包含“此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此君
第 22 句因包含“故家,乔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故家乔木
第 24 句因包含“竹,平安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平安信
第 25 句因包含“海上三神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上山
第 27 句因包含“令威来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令威
第 29 句因包含“信美,非,吾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信美非吾土
第 31 句因包含“悬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悬车
第 31 句因包含“悬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悬车
第 10 句因包含“鸣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玉
第 12 句因包含“菟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菟裘
第 15 句因包含“忧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忧葵
第 16 句因包含“宿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宿草
第 19 句因包含“此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此君
第 22 句因包含“故家,乔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故家乔木
第 24 句因包含“竹,平安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平安信
第 25 句因包含“海上三神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上山
第 27 句因包含“令威来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令威
第 29 句因包含“信美,非,吾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信美非吾土
第 31 句因包含“悬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悬车
第 31 句因包含“悬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悬车
有竹诗为张伯起子玄略作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我昔对策大明宫,骑马躞蹀行春风。
万花园亭会乡里,曾拜君家有竹翁。
翁时中年我差少,同姓同乡复同调。
酥茶清美酪酒浓,倒意倾情共谈笑。
翁住剑津之上游,我家鸣玉溪水头。
故山青琅动万个,相约老去营菟裘。
翁向滕州我淮县,四十年间两鸿燕。
忧葵空复寸心同,宿草宁期双泪泫。
桄榔叶碧邕江清,见翁令子难为情。
卷中恍觌此君面,爽气尚与秋峥嵘。
闽山萧索飞寒怜,乔木故家几欲尽。
有竹有竹今何如,伤心久断平安信。
吾乡海上三神山,翁今弭节于其间。
令威来归想愁绝,节上冥冥都成斑。
两江信美非吾土,子母少留还竹所。
明年倘许乞悬车,共斫长竿钓烟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