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为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龙
第 3 句因包含“太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太尉
第 7 句因包含“龙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泉
第 18 句因包含“忘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忘忧
戛铜碗为龙吟歌 唐 · 皎然
唐故太尉房公琯早岁尝隐终南山峻壁之下,往往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时有好事僧潜戛之,以三金写之,唯铜声酷似他日房公偶至山寺,闻林岭间有此声,乃曰:「龙吟复迁于兹矣。」僧因出其器以告,公命戛之,惊曰:「真龙吟也。」大历十三祀,僧传桐江,予使童儿戛金仿之,亦不减秦声也。缁人或有讥者,曰:「此达僧之事,可以嬉娱尔曹无以琐行自拘。」因赋龙吟歌以见其意。
逸僧戛碗为(一作闻)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
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至今
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龙泉(一作渊)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
未必全繇戛者功(一作工),真生虚无非碗中。
寥亮掩清笛,萦回细风
遥闻不断烟杪万籁无声天境(听专一境,则众音不闻,非万籁之声也)
(一作昨)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清迥
能令听者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一作遏)
坐来吟尽空江(一作江上碧,却寻向者(一作声)无迹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