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苑要录曰:岐山操者。周太王之所作也。太王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珠玉太马皮币。狄侵不止。问其所欲。得土地也。太王曰:土地所以养万民也。吾不争所用养而豁吾所养。遂策杖而去之。逾梁山而邑乎岐山。喟然叹息。援琴而鼓之。
狄戎侵兮土地迁移。邦邑适于岐山。
烝民不忧兮谁者知。嗟嗟柰何兮予命遭斯
⑴ ○琴操上。《诗纪前集》四。○逯案。《乐府诗集》五十七载韩愈岐山操而不著此歌。题注又引琴操曰:岐山操。周公为太王作也。是知唐宋之间此操尚有弦无辞。共序语与琴苑要录亦不同。琴苑此歌必为后世依托无疑。又案。今本琴操曰:岐山操者。周太王之所作也。太王居豳。狄人攻之。仁恩恻隐。不忍流血。选练珍宝犬马皮币束帛与之。狄侵不上。问其所欲。得土地也。太王曰:土地者。所以养万民也。吾将委国而去矣。二三子亦何患无君。遂杖策而出。逾乎梁而邑乎岐山。自伤德劣。不能化夷狄。为之侵。喟然叹息。援琴而鼓之云云。其后即为歌辞。查此序文与乐府所引琴操不同。而全袭大周正乐之文。大周正乐乃唐时乐录。不能以之代琴操。至于歌辞乃沿用琴苑要录。据此今本琴操乃后世辑缀而成。已非书之原貌。不得据之谓岐山操为后汉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