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句因包含“天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女
第 62 句因包含“不二,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不二门
梦礼僧伽大士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
岁在丁酉冬至后一日,某西游大梁取道泗滨翌日僧伽大士塔而行。明年东归,复过之以故迫于亟去,不复作礼私心怏怏,常若慊然其后百二十有六日夜梦塔下瞻望圣像而祷焉,曰:顷以故不能来,今以何力而至?大士笑而不言于是既寤,叹曰:菩萨无心应物居士无心作礼。初无分于寤寐有缘而来无缘而去,等为一梦有何差殊?人能以一切无心付诸缘于幻化,斋寤寐俄顷,则我菩萨与诸佛子皆得成佛,是无难者。于是乃始稽首忏悔而作偈言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啖食
百体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坐卧喘息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大士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天女
稽首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我与诸佛子究竟成道
按:《太仓稊米集》卷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