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丹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丹丘
第 12 句因包含“李,将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将军
第 12 句因包含“李,将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将军
第 12 句因包含“李,将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将军
第 23 句因包含“丝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丝纶
第 24 句因包含“金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闺
第 27 句因包含“潘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潘郎
第 29 句因包含“东山,谢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谢安
第 29 句因包含“东山,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山卧
第 30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潘启猷宅观梁思伯西樵山障子 明 · 欧大任
丹丘崒嵂三千丈,紫峤茏葱一万重。
南池堂中画障彷佛溟渤仙峰
细认梁生作,乃是西樵山
罗浮相伯仲秀拔南海间。
梁生此障师董源,颇似米氏兼云烟
深山尚书畏莫敌,小李将军不敢前。
忆昔梁生邛杖(邛,疑当作“筇”。),更携黎子西樵上。
山中洒墨生绡酒酣为我苍莽
眼底干岩暮霭生,耳边百道飞泉响。
柴扉松径入萧掺,洞客林僧清爽
出山倏已四三年,只今茅屋閒披赏。
梁生已去丝纶黎子金闺近臣
猿啼蕙帐岁经岁,鸟唤烟萝春复春。
潘郎近亦理征策,心向云霄云壑
谢安四十卧东山大笑为君谢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