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箪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箪瓢
第 16 句因包含“居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居诸
第 24 句因包含“食无,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食无鱼
第 25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28 句因包含“栖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栖苴
第 39 句因包含“初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初度
第 40 句因包含“过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过隙
第 41 句因包含“婚嫁,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婚嫁毕
第 49 句因包含“柳生,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柳生肘
第 56 句因包含“曳长,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曳长裾
第 58 句因包含“胶,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胶漆
第 58 句因包含“胶,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胶漆
第 58 句因包含“胶,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胶漆
第 58 句因包含“胶,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胶漆
第 59 句因包含“说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说项
第 60 句因包含“揶揄,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揶揄鬼
第 62 句因包含“吹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嘘
第 64 句因包含“掷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掷笔
第 65 句因包含“明珠,按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按剑
第 69 句因包含“河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河汉
第 70 句因包含“历历,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历历种
第 70 句因包含“白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榆
张仪吉钱塘 明末清初 · 张萱
 押词韵第四部
戊午之夏我生之初也。钱塘张仪吉复过小园,盖别五年远矣,手持一诗以寿,园公敢不九顿?第掌不复合,袍不复方,岂尝遇徐湛之不能扬州从事之想耶?仪吉否否。渠有援儒入佛,借名钱太史者。侬欲援佛入儒,入亦借名释惠休耳。遂相视而笑儿辈为之投辖者数日。余值病,臂不能相把,入林且有婚嫁之累,卒卒言别。夫昔之来也,一宿而觉;今之来也,三宿而去;何去何来,何儒何佛?如彼化人,入阿闪国,谁为仪吉,谁为园公?报之以诗,亦酬来美云尔
嗟君苦行役,繄我苦端居
端居何所苦,身若拘橛株
行役何所苦,茫茫将焉如。
忆昔五年前,君曾学珈瑜。
瘦藤拄破衲,怀有摩尼珠
咏我笠屐图,念我箪瓢癯。
前无潜与洪,气味蔬笋殊。
一别雨绝天,阔焉閒居诸。
戊午夏四月,何来意勤渠
袖中新诗,字字璠与玙。
入云金石倾耳笙竽
祝我百千岁,不为食无鱼
再拜大笑自怜非故余。
摩顶已胜簪,树颏如栖苴
往事复道,返服寻故墟
君诚贾浪仙,我岂昌黎与。
何所见而逃,残此千金躯
何所见而归,还此数茎须。
逢场作戏,儒佛何拘拘
我岁已初度冉冉过隙驹
婚嫁尚未毕,徘徊岐路衢。
本来有发僧,未乞剃头书。
我今欲作佛,君胡遽归儒。
感君远来意,聊复须臾
老我柳生肘更为儿女驱。
相对啸歌不能朝夕俱。
君去从何方,君意将何需。
出门羊肠,谁能曳长裾
寒暄异态胶漆亦可渝。
我虽能说项,宁无鬼揶揄
有书不见答,上天吹嘘
所以苏子瞻,掷笔长欷歔
明珠按剑不如路隅
何以塞君望,中夜庭除
举头河汉历历种白榆
安得为钱,持赠满君车。
解脱行役苦,高枕故园庐。
分袂申章,效我一得愚。
努力千秋,无负此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