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山铭 明 · 区大相
四言诗
太和,亦名嵾上。宋始祀玄武神,自文皇帝冠以太岳,肃皇帝又冠以玄岳,崇饰宫观,报祀独隆焉。于是天下香火,咸奔走太和,而五岳遂逡巡退舍矣。山本晚出,故事多附会。诸峰岩涧洞,或杂取他处名之,文不雅驯。辛丑岁,予以使事,取道谒岳。礼成,遂遍观于八宫。时值雨连日,所由止此而已。山既为国家香火地,二圣所经营,又其神甚显应,谓宜有所颂述,以扬威灵。故既为斯铭,每宫复各纪以诗,以出焚修故述,香火之事独多。
穹窿太和,上参冥莫。
近接嵩华,远拔衡霍。
明后有作,是称灵岳。
上帝攸居,天柱是度。
赫赫成后,玄戈再援。
神之相之,用武以断。
穆穆肃皇,中兴江汉。
神之启之,守文以缵。
巍巍天柱,前俯璚台。
层城万仞,上应中台。
地轴盘结,云汉昭回。
灵踪久閟,真路乍开。
爰饰云构,造于中天。
冠峰被麓,舄奕墟躔。
丹碧霞焕,栋宇星悬。
势侔太一,巧极望仙。
神之所妥,钩陈营卫。
鞭风驾霆,出入云际。
神之所临,徵灵表异。
康国阜民,克显于世。
玄圃之峦,仁后所履。
丹丘之屺,仙灵所倚。
咸障大荒,曷窥元始。
追茂至道,孰踰斯美。
惟兹崇报,前掩禅封。
在帝左右,罔或不共。
四气顺序,万方景从。
昭佑我明,受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