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和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和鸣
赋得秋声 明 · 区大相
五言排律 押侵韵
独坐清听秋空何处寻。
刁骚岸苇淅沥霜林
杂响云中雁,和鸣月下砧。
初从寒叶度,转向夕山沉。
不雨泉生夜,无钟梵送音。
瑶琴玉笛一倍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