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虞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虞泉
第 5 句因包含“方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丈
第 6 句因包含“华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胥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其一 820年5月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国付”二句:指唐宪宗帝位唐穆宗仙驾而去。重离,《易·离》:“明两作离,大人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离》卦为离上下相重,故以之指太阳古代又以皇帝喻日,故亦称皇帝重离十圣:指唐宪宗之前十代皇帝,即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
北辰帝座北辰:指北极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西日虞泉虞泉:即虞渊相传为极西之水域日落其中。《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为黄昏。”)
方丈虚设方丈古代传说三神山之一。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形如壶器。”)华胥眇然华胥:《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华胥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爱惜,都无所畏忌。……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触鳞在宥触鳞:谓触犯皇帝之怒。《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在宥:《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郭象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成玄英疏:“宥,宽也;在,自在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此指宽宥。),偏哭堕髯前(堕髯:指宪宗仙逝而去。参下文鼎湖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