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推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推毂
第 4 句因包含“推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推毂
第 9 句因包含“拊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拊髀
第 15 句因包含“阃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阃外
第 20 句因包含“登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坛
第 27 句因包含“韩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韩信
第 35 句因包含“信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信陵
第 38 句因包含“金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台
第 38 句因包含“金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台
第 38 句因包含“金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台
第 41 句因包含“据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据鞍
追和元诚拊髀颇牧之作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词韵第十五部
文书帙中,得元诚都门时偕余阁试同赋是题。余休南归元诚书此当赠言,自枉诗已一年。今闻元诚死于王事,痛而不见,三绎前什,忠愤激烈情见乎词,感而和之迸泪幽吟,觉前事如昨也。忆向共读中秘,余与元诚及金子正希朝夕聚首,辄相许报国,如古人心期元诚知命,迎母剑川潘舆未至,秋云频望,抑所谓五十而慕也?移此孝思作忠榜,自当加入一等矣。元诚之母今在都门,睹元诚捐躯不当孟博,毋稍自慰乎?元诚每语余:受厚恩,糜清俸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当甘心瞑目。然请缨蒙对,实偕金子。金以御史监申甫军,城北之战,全军覆焉,金仅身免。帝念其忠,亦以名位相应,弗招言者忌也。元诚庶常骤擢少司马,摄戎政,众皆目之。治军浃旬言者促之,仓卒就道非得拊循士卒也。驱市人而战,又有掣之者长驱遵化后援莫前。卒以身当虏,毙于众镞。虏犹环其尸,叹而置之。嗟夫介胄之士,何以为怀?言者、忌者,亦何以为心?且谁谓书生怯当矢石哉!事闻,帝为伤悼赠官录子,永志国恤。余远伏岭海,念忠怀旧伤感可知金正希移玉堂,居柏署。介影驱骢,近状何似?余追酬此作,以宠刘亡,亦将以寄金也。
汉主匈奴,每饭意钜鹿
冯郎白首,犹能语推毂
不知魏尚,宁问古颇牧
文吏法绳,而无宽大目。
漫有拊髀思,谁削功首牍。
千载听其言,壮士颦蹙
当日花砖,此语曾追录。
何当外事,长寄书生腹。
喜峰胡尘盈庭方肉朒。
内虚邦政堂,外少登坛宿。
忽见金与刘,慷慨螭阶伏。
人目二痴儒,帝命更仆
金子内军君实司戎轴。
一军韩信,二快闻鲁肃
遂携忠愤麾,往当遵永镞。
一朝酬主恩,四海环相哭。
是时山居遥传罢朝粥。
未获信陵车,空念蒲胥辐。
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
嗟君发轫初,矢志沟渎
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
男儿愧手中,安能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