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非,城郭,人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城郭人民
第 4 句因包含“子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猷
第 4 句因包含“乌衣,门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乌衣门巷
第 4 句因包含“乌衣,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乌衣巷
第 6 句因包含“飞,绕树,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绕树难
石花林之被焚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石花林,余虞山园宅也,新筑于民九己未之岁。背山临水,广庭高厦花木甚盛,四时不绝,手植红梅十六株,皆高出楼槛矣。书籍万数千卷,多明板、殿板,经、史、子略备,集部诗词丛书尤多精本,贮于西楼。余父子五人久客,惟老仆留守之。丁丑十一月倭寇江南大掠而东,至常熟,其军官某喜宅幽雅,入据之。初颇相安,居十馀日,于书室见余撰印之《打开亮话》文二百册,盖沈阳之变,余撰此文,劝各党各军合力日者也。某乃大震怒,谓杨某日分子,当膺惩。余固世家也,多藏书字画玩好,而傢具帏帐衣服亦颇精,于是命其军士扫数洗劫两日夜,运沪东行,既睪,以硫磺纵火焚烧顷刻都尽,鼓掌欢笑而去,实则余物之夥颐,以火掩劫掠之迹耳。于是石花林及余身而片楮无存,此后无屋可仰矣。此丁丑十一月十八日旧历十月十六日事也。今夏四月,余乃间关南归祭扫,至沪而诸儿坚止,弗令行。怪问之,以实告,谓归无食宿地,恐伤余怀,故半年敢告。余则笑谕之曰:「此有何哉,胡不早言?今四焦土万民浴血牺牲生命而无一怨言我家区区财产何足道?且得先移木主骨肉完聚,在今世福人,我德薄不足致此,毋忘天地先人恩,但此后当别谋先人计耳。」所可异者,余时居旧京,因不耐敌之干涉文字,遂将所有文稿焚之,是为旧历十月十六日,而江南园宅于是同时灰烬焉,奇矣,爰书二律纪其事。
人民城郭全非漫道文章祸机
杜老诗书白首子猷门巷乌衣
面城莫赋花围昔年与怀夫人有人花围住图照。)绕树难容鸟倦飞
天下苍生沟壑老夫何忍独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