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披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香
第 16 句因包含“对,时,前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前席
白居易新乐府五十章并效其体 其二十九 红线(忧蚕桑之费也)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四
红线毯进贞元中宣州太守加丝制。
太原毳毯既嫌粗,蜀都锦毯仍嫌脆,不如宣州开样红线为。
披香广殿用铺地,宫人罗袜绣鞋轻,垂手折腰陈舞队。
吁嗟夺人之衣为地衣,拾遗补过之人应为刺。
我朝正衙太和殿,染毳作毯供朝见
近知回部巧织斯,养心内朝殿名地平驿致(平回部后知其俗工织罽曾于壬午年准式令回人制毯由驿传送官给其直)
引见大僚及庶吏,前席奏对移时
是皆发价和雇制造,而非岁贡劳民为。
至于女伎歌舞则更无其事,如宣州太守者,既不能献䛕,而香山居士亦将何以致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