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共知者其器小,人鲜能察其理微。
故圣人不从事于俗,老聃贵知我者希。
和其光,同其尘,毋恤骜民之怨;
出乎类,拔乎萃,岂嫌举世之非?
然后睹其操之皓皓,见其德之巍巍已。
古之圣贤,以贱为在人,以贵为在己。
盖审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理。
是以不同誉于流俗,期度越于诸子。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
未遘真赏,虽多亦奚以为;
忽逢知音,有以少为贵矣。
且夫在邦必闻者,斯佞人之行也;
遁世无闷者,惟有德者能之。
如是则茍患乎不立,无忧乎弗知。
遇非其人,则同舟有胡越之异;
得其所谓,虽万世犹旦暮之期。
物固有密不若疏,众不若寡,与其显于常士,孰若称于识者?
尽获下流之誉,我必其辱焉;
一遇忘言之知,吾见其珍也。
譬夫荆山之璞,以非宝见欺;
鲁郊之兽,以不祥获疑。
及夫被旌于卞氏,见赏于仲尼,然后一角之麟,后王明其瑞矣;
连城之璧,历代仰夫温其。
况乎道之精者,可以神交不可以功计;
意之微者,可以心照不可以言谓。
是以知之弥众者,其术弥下;
识之愈希者,其身愈贵。
亦犹巴人之唱,茍下里皆可以继声;
虞《韶》之音,非至人不能以忘味。
岂德与世邈者应必少,技与众同者和必多?
多而易求,斯贱也已;
少则难得,非贵如何?
嗟乎,世之士务于人之知,而不计其不可;
急于己之贵,而不悟其在我。
将市义于比周,而衒名于众夥。
斯人也,乡原之徒欤,道奚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