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妾换马
 
娇姿骏骨
 
爱妾换马
 
愧青骊
 
换佳人
  
换美妾
 
换马邯郸娼
 
行雨水换追风
 
赤骥换青娥
  
骏马换妾
 
骏马换蛾眉
 
骢子换
 
龙媒欲换

相关人物
曹彰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
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号曰「白鹘」。后因猎,献于文帝。
《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爱妾换马〉
《乐府解题》曰:「《爱妾换马》,旧说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刘安也。」古辞今不传。

例句

千金骏马换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李白 襄阳歌

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乾许换无。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之七

典故
一杯持两螯
 
一生长拍浮
 
左倾醪,右持螯
 
左右持螯白
 
左手持蟹螯
 
左持蟹,右持杯
 
左持螯,右持杯
 
左持蟹螯
 
左酾酒,右持螯食
 
忆蟹螯
 
手持蟹螯
  
把蟹螯
 
把蟹螯杯
  
拍浮酒池
 
持螯
 
持螯手
 
持螯拍浮
 
持蟹
 
持蟹螯
 
持霜螯
 
浮拍池中
 
毕卓杯
 
毕君拍浮
 
蟹螯左手池
 
蟹螯杯
 
身世酒杯中
 
酒中浮
  
酒船香
 
霜螯左手池
 
霜螯持

相关人物
毕卓

参考典故
瓮下眠


《艺文类聚》卷四十八〈职官部四·吏部郎〉~862~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达。泰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閒取酒饮,掌酒者不察,执而缚之。郎往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取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书》卷四十九〈毕卓列传〉~38~
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例句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閒吟把蟹螯。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之二

典故
交盖倾
  
倾盖交欢
 
倾盖如故
 
倾盖论交
   
盖不须倾
 
轩盖倾

相关人物
邹阳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247~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服虔云:「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孔丛子》卷上〈杂训〉~590~2~
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閒。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家语》:『孔子遇程子于途,倾盖而语』。又《志林》云『倾盖者,道行相遇,軿车对语,两盖相切,小欹之,故曰倾也。』」

例句

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 李贺 相劝酒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异国惭倾盖,归途俟并粮。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怀一百韵

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骆宾王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高正臣 晦日重宴

典故
偷醅毕卓
 
卓眠瓮
 
吏部多醉
 
吏部瓮下眠
  
吏部开瓮
 
扶毕卓
 
抱卧
 
横瓮眠
 
瓮下仙
 
瓮下眠
 
瓮间倾卮
 
瓮间卧
  
瓮边吏部
 
瓮边捉
 
瓮间毕卓
 
瓮间眠
 
毕卓盗窃
 
毕卓眠
 
毕卓缚瓮边
 
毕卓卧瓮
 
毕卓醉狂
 
缚拼毕卓
 
缚著瓮鞭
 
卧瓮
 
卧瓮人
 
防吏部

相关人物
毕卓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简释

吏部眠:咏嗜酒或醉态。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例句

偷归瓮间卧,逢个楚狂来。 戴叔伦 答崔载华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李端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杜牧 雪中书怀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王绩 戏题卜铺壁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王绩 过酒家五首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之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白居易 家园三绝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韩偓 三月

典故
一日须倾三百
 
杯倾三百
 

《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44~
李太白〈高阳歌〉云:「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典故  
北海觞
 
北海酒
  
孔坐多绿醽
 
孔融尊
 
孔融怜才
 
孔融樽
 
孔融满座
 
孔融开樽
 
尊倾北海
 
尊酒不空
 
尊开北海
 
师北海
 
常满坐中客
 
座上北海
 
怀北海
 
文举坐
 
文举荐贤
 
文举酒
 
樽空忧
 
樽开孔融
 
满座空尊
  
融酒
 
酒不空
 
开尊北海

相关人物
孔融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人部十·言志〉~465~
《张璠汉纪》曰:孔融拜太中大夫,虽居家失势,宾客日满其门,爱才乐士。常若不足,每叹曰:「坐上宾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
岁馀,复拜太中大夫。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简释

北海樽:咏饮宴。宋陆游《石帆山下》:“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


例句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情溢于辞顾惟疏芜曷用酬戴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亦诗人咏叹不足之义也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荐贤比文举,理郡迈文翁。 权德舆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醉沉北海千樽酒,吟上南荆百尺楼。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

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白居易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卢照邻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融酒徒誇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罗隐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北海尊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 罗隐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常对孔融樽。 罗隐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 陆龟蒙 蔬食

典故
三峡词源
  
倒峡词源
 
倒挽峡流
 
倒挽峡流归笔底
 
倒流三峡
 
文倾三峡
 
沙头醉玉瓶
 
笔底三江
 
笔扫千军
 
笔端舌喷长江
  
词源三峡
 
诗思翻三峡
 
高吟三峡动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醉歌行〉【案:原注。别从侄勤(勤一作劝)落第归。】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流三峡水【词源倒倾三峡水】【词赋倒流三峡水】【词赋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只今生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汝身即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春光潭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众宾已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典故
对玉山
 
映玉山
 
玉山映人
 
行玉山
 
裴玉
 
乘羊入市
 
倾城看杀
 
夫向羊车觅
 
嬉战羊车
 
小羊车
  
玉人车
 
玉山行
 
玉色映市人
 
璧人车
 
童子驭车
  
羊车并载
 
聚车看卫玠
 
卫玠洛阳车
 
卫玠羊车
 
卫玠车
 
逐羊车
 
驾小车

相关人物
卫玠
 
裴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列传·(秀从第)裴楷〉~048~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简释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例句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张南史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李白 赠裴十四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馀旧文见寄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杜牧 寄★笛与宇文舍人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武元衡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卢殷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卢纶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郤推官因以戏赠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耿湋 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鱼玄机 和人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三万六千排日醉
 
倾江变酒
 
岘山落日客犹迷
 
市人拍手拦街笑
 
扶玉山
 
扶起瑶山
 
拍手笑人醉如泥
 
拍手笑颓山
 
明月清风何用买
 
清风不用一钱买
 
玉山未倒
 
玉山自倒
 
举长江变香醪
 
变春江
 
买得风光不著钱
  
难变春江
 
风月不用一钱买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拨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典故
不周崩摧
  
共工折
 
共工触不周
 
天柱倾
 
天柱折
 
懮天缺
 
折天柱
 
折柱
 
昆仓倾砥柱
 
触天柱
 
头触不周折

相关人物
共工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80~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2~
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典故
名娃金屋
 
吴宫妃
 
娃宫
 
浣纱人
  
浣纱神女
 
苧罗人
 
苧萝
   
西施倾吴
    
馆娃歌舞
 
相关人物
夫差
 
范蠡
 
西施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二年〉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沈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之用。」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證也。」子胥谏曰:「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越王朝书不倦,晦诵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对隙。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越王曰:「善哉,第三术也。」

例句

枉破吴王国,徒为西子身。 于濆 越溪女

西施舞初罢,侍儿整金钗。 刘驾 姑苏台(一作吴中怀古)

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司空图 村西杏花二首

馆娃人尽醉,西子始新妆。 吴融 蔷薇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怜老少隔千春。 吕岩 题广陵妓屏二首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唐彦谦 牡丹

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 施肩吾 山石榴花

阿娇生汉宫,西施住南国。 曹邺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并序)之其二情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 曹邺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李白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 子夜吴歌(一作子夜四时歌)之夏歌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沈檀。 李贺 美人梳头歌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杜牧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越山重叠越溪斜,西子休怜解浣纱。 罗虬 比红儿诗

南威病不起,西子老兼至。 罗隐 庭花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万楚 五日观妓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贯休 偶作五首之五

拊心却笑西子颦,掩鼻谁忧郑姬谤。 长孙佐辅 古宫怨

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韦应物 广陵遇孟九云卿

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韦庄 叹落花

十日笙歌一宵梦,苧萝因雨失西施。 韦庄 残花(一作于邺诗)

典故
宁问卵完
 
巢倾
 
巢卵
 
无完卵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58~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曰:「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奕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二子曰:『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遂俱见杀。」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孔融〉~2279~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荅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典故
楚宫倾国


《全唐诗》卷三十四〈阙题〉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桂户雕梁连绮翼,虹梁绣柱映丹楹。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花明。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二月桑津期结伴,三春淇水逐关情。兰丛有意飞双蝶,柳叶无趣隐啼莺。扇里细妆将夜并,风前独舞共花荣。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
典故
三年不顾
 
三年送目
 
下蔡倡
 
下蔡倾
 
下蔡城危
 
下蔡迷
 
偷窥笑眼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
 
墙东宋
 
墙头岑寂
 
太赤
 
宋家东
 
宋家邻
 
宋玉墙
 
宋玉东家
 
宋玉东邻
 
宋玉墙东
 
宋玉墙头
 
宋玉邻
 
宋邻
 
宋邻东畔
 
惑阳城
 
慕宋
 
施朱施粉
  
东家一笑
    
东邻女
 
东邻妙
 
东邻子
 
楚女窥墙
  
登墙女
  
窥宋东墙
 
窥宋玉
 
窥邻
 
粉墙偷眼觑
 
红欹宋玉
 
莫把一分增减
 
西邻公子
 
西邻宋
 
西邻宋家
   
迷下蔡惑阳城
 
邻墙招
 
邻宋玉
 
阳城下蔡
 
阳城惑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九〈 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士。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未。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艺文类聚》卷十八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据《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简释

三年送目:指女子爱慕男子。宋杨亿《宋玉》:“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

宋玉墙:喻女子寄情之所。唐罗隐《桃花》:“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例句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于濆 宫怨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嚬。 吴融 倒次元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 吴融 即席十韵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吴融 即席十韵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唐彦谦 离鸾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徐夤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徐夤 忆牡丹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 李商隐 夜思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李商隐 思贤顿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李商隐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李商隐 镜槛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李白 效古二首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一

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杜牧 偶作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梁锽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王硕 和三乡诗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白居易 感情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罗虬 比红儿诗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攲宋玉墙。 罗隐 桃花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赵嘏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霍总 关山月

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韩偓 偶见

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 韩偓 席上有赠

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韩偓 无题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典故
词倾河汉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26~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唐·成玄英疏:「所闻接舆之言,恢弘而无的当,一往而陈梗概,曾无反覆可寻。吾窃闻之,惊疑怖恐,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
《漢語大詞典》:换妾
(1).喻旧爱失宠或有功被弃。 唐 纪唐夫 《骢马曲》:“今日虏平将换妾,不如罗袖舞春风。”
(2).换取姬妾。 明 高启 《石崇墓》诗:“真珠换妾胜惊鸿,笑踏香尘如踏空。”
《漢語大詞典》:骏马换倾城(駿馬换傾城)
见“ 骏马换小妾 ”。
《漢語大詞典》:骏马换小妾(駿馬换小妾)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爱妾换马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爱妾换马》,旧説 淮南王 所作,疑 淮南王 即 刘安 也。古辞今不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后魏 曹彰 ,性倜儻,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 彰 白:‘余有美妾可换,唯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 彰 逐换之。”后以“骏马换小妾”、“骏马换倾城”形容人的风流豪放。 唐 李白 《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宋 苏轼 《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分類:风流豪放
《漢語大詞典》:把蟹
手持蟹螯。谓饮酒吃蟹。 宋 苏轼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分類:蟹螯饮酒
《國語辭典》:拍浮  拼音:pāi fú
游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真人面前说不得假话,旱地上打不得拍浮。」
分類:浮游游泳
《國語辭典》:酒池  拼音:jiǔ chí
以酒注满的水池。形容古代权贵生活淫奢无度。《韩非子。喻老》:「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
《國語辭典》:倾盖(傾蓋)  拼音:qīng gài
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友好,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交。引申为朋友相交亲切。《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传》:「谚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即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國語辭典》:白头如新(白頭如新)  拼音:bái tóu rú xīn
形容朋友相交甚久,彼此仍互不了解,好像新交的一样。《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也作「白发如新」、「白首如新」。
《漢語大詞典》:白头新(白頭新)
同“ 白头如新 ”。 宋 陆游 《送范舍人还朝》诗:“黄扉 甘泉 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朱东润 注:“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説没有深交的人,即在相识很久以后,还当新交一样看待。”
《漢語大詞典》:吏部眠
晋书·毕卓传:“﹝ 卓 ﹞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 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唐 杜甫 《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 吏部 眠。”
《漢語大詞典》:瓮眠(甕眠)
晋 毕卓 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瓮眠思 毕卓 ,糟藉忆 刘伶 。”
《漢語大詞典》:鸬鹚杓(鸕鷀杓)
亦作“ 鸕鶿杓 ”。 刻为鸬鹚形的酒杓。 唐 李白 《襄阳歌》:“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王琦 注:“ 杨齐贤 曰:鸕鷀,水鸟,其颈长,刻杓为之形。” 宋 辛弃疾 《蓦山溪》词:“病来止酒,辜负鸕鶿杓。” 明 徐渭 《钱王孙饷蟹》诗:“百年生死鸕鷀杓,一壳玄黄玳瑁膏。”
分類:鸬鹚
《漢語大詞典》:北海尊
亦作“ 北海樽 ”。 汉 末 孔融 为 北海 相,时称 孔北海 。 融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唐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诗:“未奏 东山 妓,先倾 北海 尊。”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 清 赵翼 《重过灵岩山馆》诗:“旌麾 三楚 镇雄繁,预拟归开 北海 樽。”
分類:北海
《漢語大詞典》:北海樽
见“ 北海尊 ”。
《漢語大詞典》:北海尊
亦作“ 北海樽 ”。 汉 末 孔融 为 北海 相,时称 孔北海 。 融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唐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诗:“未奏 东山 妓,先倾 北海 尊。”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 清 赵翼 《重过灵岩山馆》诗:“旌麾 三楚 镇雄繁,预拟归开 北海 樽。”
分類:北海
《國語辭典》:坐上客  拼音:zuò shàng kè
座席上的客人。比喻受人礼遇的贵宾。《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也作「座上客」。
《漢語大詞典》:融尊
后汉书·孔融传:“﹝ 融 ﹞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恆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因以“融尊”为酒杯的典故。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且乘閒, 孙 阁长开, 融 尊盛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倒峡(倒峽)
(1).谓江水倾峡而出。 宋 朱熹 《同子澄及诸僚友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得万字》:“散目山崔嵬,纵轡路脩蔓。凭栏快倒峡,躋壑困脱輓。”
(2).比喻文章气势磅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搆》:“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
《國語辭典》:笔阵(筆陣)  拼音:bǐ zhèn
诗文写作时,于谋篇布局擘画等有如军阵。比喻写文章。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國語辭典》:玉人  拼音:yù rén
1.用玉雕成的人像。《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蓝田令王昙于蓝田山得一玉人,长三四寸。」
2.比喻资质聪慧,神采俊秀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3.美女。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雕琢玉器的工匠。《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漢語大詞典》:铜鞮(銅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铜鞮曲(銅鞮曲)
《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沈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國語辭典》:共工  拼音:gōng gōng
1.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后裔。相传与颛顼争天子失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柱折,地维绝。见汉。王充《论衡。谈天》。又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也称为「康回」。
2.职官名。尧时负责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吏。《书经。尧典》:「共工方鸠僝功。」
《漢語大詞典》:浣纱石(浣紗石)
亦作“澣纱石”。 石名。相传 西施 在其上浣纱,故名。太平御览卷四七引 晋 孔晔 《会稽记》:“ 勾践 索美女以献 吴王 ,得 诸暨 罗山 卖薪女 西施 郑旦 ,先教习於 土城山 。山边有石,云是 西施 澣纱石。”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未入 吴王 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若到天涯忆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唐 张籍 《寄远曲》:“浣纱石上水禽栖, 江 南路长春日短。”参见“ 浣纱溪 ”。
分類:西施上旬
《國語辭典》:浣纱溪(浣紗溪)  拼音:huǎn shā xī
河川名:(1)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2)在浙江省绍兴县。因西施曾于此地浣纱而得名。也称为「若耶溪」。
《國語辭典》:西子  拼音:xī zǐ
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参见「西施」条。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分類: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苧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也称为「西子」、「先施」。
2.绝色美女的代称。《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隐 景阳井诗:「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唐。韩偓 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苧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也称为「西子」、「先施」。
2.绝色美女的代称。《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隐 景阳井诗:「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唐。韩偓 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漢語大詞典》:采香径(采香徑)
古迹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灵岩山 前。 唐 刘禹锡 《馆娃宫》诗:“唯餘 采香径 ,一带绕山斜。”亦作“ 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吴王 种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灵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 宋 姜夔 《庆宫春》词:“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清 顾文彬 《哭三子承》诗之二二:“ 胥 乡遥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 清 徐松 张大纯 百城烟水·吴县:“ 采香庵 ,以庵近 采香逕 ,又取‘撮羣经而为果,采百花以为浆’之意,额曰‘采香’。”
《漢語大詞典》:馆娃(館娃)
(1).古代 吴 宫名。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 苏州 杨柳任君夸,更有 钱塘 胜 馆娃 。”参见“ 馆娃宫 ”。
(2). 馆娃 故宫。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为 西施 建造。 吴 人呼美女为娃, 馆娃宫 为美女所居之宫。后借指 西施 。 唐 李绅 《回望馆娃故宫》诗:“因问 馆娃 何所恨,破 吴 红脸尚开莲。”泛指美女。 元 孙周卿 《蟾宫曲·题琵琶亭》曲:“妾本是京师馆娃,嫁商人沦落天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
《國語辭典》:馆娃宫(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点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
《國語辭典》:馆娃宫(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点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
《漢語大詞典》:香径(香徑)
亦作“ 香逕 ”。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头虎去 剑池 荒。”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香逕 尘生乌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漢語大詞典》:破巢完卵
见“ 破巢餘卵 ”。
《國語辭典》:覆巢无完卵(覆巢無完卵)  拼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比喻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倖存。参见「覆巢之下无完卵」条。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东家女(東家女)
泛指东邻美女。 清 方拱乾 《绝域纪略》:“男子偶有悦於东家女,女父母曰:‘必逐而妇。’归遂不动色而逐之。”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國語辭典》:东墙(東牆)  拼音:dōng qiáng
东边的墙垣。借指邻家。如:「东墙处子」。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蘠(東蘠)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 明 胡侍 《真珠船·东墙》:“ 甘 、 凉 、 银 、 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 、 凉 、 并 、 乌丸 地。’魏书:‘ 乌丸 地宜东墙。’余意一物:‘东蘠’讹为‘登厢’,又讹为‘登粟’耳。”
《漢語大詞典》:东邻(東鄰)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漢語大詞典》:登墙(登牆)
登上墙头。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 阳城 ,迷 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登墙”作男女越礼相悦的典故。 唐 吴融 《宋玉宅》诗:“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復见人窥。”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宋 真德秀 《欧阳四门集》:“自世之学者离道而为文,於是以文自命者知黼黻其言而不知金玉其行,工骚者有登墙之丑,能赋者有涤器之污。”
《漢語大詞典》:窥宋(窺宋)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指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慕。 唐 吴融 《即席十韵》:“住处方窥 宋 ,平生未嫁 卢 。” 宋 柳永 《玉蝴蝶》词:“忆情牵,粉墙曾恁,窥 宋 三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一书生家有园亭,夜雨独坐。忽一女子搴帘入,自云家在墙外,窥 宋 已久,今冒雨相就。”
《漢語大詞典》:西邻玉(西鄰玉)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本指 宋玉 。后泛指邻家的情郎。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分類:邻家情郎
《漢語大詞典》:迷下蔡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后因以“迷下蔡”形容女子艳丽迷人。《文选·阮籍〈咏怀诗〉之二》:“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张铣 注:“言美皃倾人之城,迷惑 下蔡 之邑。”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 苏小 风姿迷 下蔡 , 马卿 才调似 临邛 。”亦作“ 迷伤下蔡 ”。 唐 张鷟 游仙窟:“虫蛆面子,妬杀 阳城 ;蚕食容仪,迷伤 下蔡 。”
《漢語大詞典》:阳城笑(陽城笑)
指美女迷人的笑。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唐 李商隐 《镜槛》诗:“隐忍 阳城 笑,喧传 郢市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