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贵一贱
 
不署门
 
交态存
 
交态薄
 
廷尉张罗
 
廷尉门
 
张罗门
 
有雀尚廷尉
 
无雀可罗
 
无雀张罗
 
生死论交
 
空门雀罗
 
穷巷张罗
 
置雀罗
 
署门书
 
罗伤翟廷尉
 
罗网门前有
  
罗雀门冷
 
罗雀门庭
 
罗雀闲门
 
翟公冷落
 
翟公悟
 
翟公罗
 
翟公门
 
翟公门外雀罗稀
 
翟市悲
  
设罗门
 
贵贱交情
 
门前张罗雀
 
门前雀
 
门前雀栖
   
闲门任张罗
 
闲门罗雀
 
雀有罗
  
雀罗廷尉
 
雀罗张
 
相关人物
翟公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禹夏后氏〉~28~
《鬻子》曰:禹投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禹当朝廷,门可以罗雀。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3~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简释

雀罗门:喻指门庭冷落或世态炎凉。唐刘禹锡《有感》:“昨宵凤弛客,今日雀罗门。”


例句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 刘长卿 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

萧索庭槐空闭閤,旧人谁到翟公门。 刘长卿 钱王相公出牧括州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 严维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方干 偶作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李群玉 吾道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王适 蜀中言怀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卢照邻 长安古意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罗邺 伤侯第

君看西汉翟丞相,凤沼朝辞暮雀罗。 翁绶 行路难

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钱起 窃秋对雨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陶翰 燕歌行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骆宾王 帝京篇

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彩凤巷天语
 
彩凤衔书


《易林》卷一〈泰·益〉
凤凰衔书,玄圭赐我,封为晋侯。
典故
席维门
  
曲逆车
 
柴门车辙
 
无车辙
 
穷巷回车辙
 
老人骖驭往
 
辙迹陈巷
   
门前车辙
 
门无车辙
  
陈巷车音

相关人物
陈平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简释

长者车:咏贫寒而有才者。唐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例句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李峤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王缙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典故
去年人面
 
去年此日家人倚
 
崔护
  
桃门笑
 
笑桃门巷
 
粉面不知何处在
 
门里桃边

相关人物
崔护


《本事诗·情感》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秖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四〈情感·崔护〉~258~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典故
一瓢自乐
 
一瓢陋巷
 
一瓢颜
 
一瓢饮
 
一箪瓢
 
回也贤
 
在陋巷
 
学颜
 
乐一瓢
 
乐箪瓢
  
箪瓢人
  
箪瓢颜子
  
贤哉回也
 
贤哉巷
 
辛苦学颜回
 
隐居颜氏
 
颜回
   
颜巷乐
 
颜巷陋
 
颜渊
 
颜渊陋巷
  
食一箪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8~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注疏·雍也》~5~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简释

颜回:指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唐王绩《被召谢病》:“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例句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于濆 秦富人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 刘商 醉后

颜回徒恨少成古,彭祖何曾老至今。 刘威 感寓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孟郊 哭李观

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 孟郊 读经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徐夤 人事

马卿自愧长婴疾,颜子谁怜不是愚。 徐夤 咏怀

石家恃富身还灭,颜子非贫道不遭。 徐夤 骄侈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 曹邺 偶怀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之一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李白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之四

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 李端 寄畅当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李端 慈恩寺怀旧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李贺 春归昌谷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杜甫 八哀诗赠佐仆射郑国公尹公武

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杨衡 寄赠田仓曹湾

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

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 沈佺期 伤王学士

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温庭筠 醉歌

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王贞白 赠刘凝评事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白居易 夏日闲放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卢仝 冬行三首之二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卢纶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卢纶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徵君读书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罗隐 大梁见乔诩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罗隐 秋寄张坤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罗隐 秦中富人

辅嗣俄长往,颜生即短辰。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许浑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许浑 题官舍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路德延 感旧诗

颜子不得禄,谁谓天道平。 邵谒 赠郑殷处士

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 郑审 酒席赋得匏瓢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钱起 宿华侍御宅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钱起 山园栖隐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因知富德不富财,颜氏箪瓢有深意。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

典故
乌衣年少
 
乌衣门巷
  
王亭谢馆
 
王家与谢家
 
王与谢
  
王谢乌衣
 
王谢邻里
 
王谢风流
 
旧时王谢
 
门巷乌衣
 
风流王谢

相关人物
王导
 
谢弘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56~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列传〉~590~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金陵五题乌衣巷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刘禹锡 题报恩寺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杜甫 壮游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亲事遂停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王谢遗踪玉籍仙,三年闲上鄂君船。 陆龟蒙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典故
扃门卧
 
积雪卧园
 
袁安穷巷
 
袁安卧雪
 
袁安闭关
 
袁户
 
袁扉掩
 
袁生掩扉
 
袁生闭门

相关人物
袁安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57~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曰:「时大雪积地丈馀,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也。」

例句

雪霁凝光入座寒,天明犹自卧袁安。 吴仁璧 春雪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姚康 礼部试早春残雪

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无可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牟融 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全吴缥瓦十万户,惟君与我如袁安。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裴虔馀 早春残雪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 许浑 病中二首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许浑 看雪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 韦应物 奉酬处士叔见示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

履敝行偏冷,门扃卧更羸。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高适 苦雪四首

典故
免俗未能
 
南北阮
  
南阮贫
 
二阮居南北
 
摊裈
  
晒裈
  
穷巷南阮
  
阮郎裈
 
晋阮
 
犊鼻挂长竿
 
聊复尔耳
 
阮郎贫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贤论〉~2254~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简释

阮家贫: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王维 郑果州相过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白居易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闲居即事

典故
平康巷陌


《东京梦华录注》卷三〈寺东门街巷·脂皮画曲妓馆〉~05~
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平康里者乃东京诸妓所居之地也。自城北门而入。东回三曲。妓中最胜者多在南曲。其曲中居处。皆堂宇宽静。各有三四厅。其前后多植花卉。或有怪石盆池。左经右史。小室垂帘。茵榻帷幌之类。凡学子及新进士。三司幕府。但未通朝籍未直馆殿者。咸可就游。不吝所费。则下陈水陆备矣。其循墙一曲卑下。凡杂之妓居焉。二曲所居之妓。系名官籍者。凡官设法卖酒者。以次分番供应。如遇供番。一月止一二日也。诸妓以其出里艰难。每遇南街保唐寺有讲经之便。多以旬之八日相与听讲。贤者皆纳其假母一缗。然后得出。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风流薮泽〉
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以新进士以红笺名纸(类今日之名片)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典故
曲肱枕
 
曲肱高卧
 
陋巷曲肱


《论语注疏·述而》~6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邢炳疏:「疏食,菜食也。肱,臂也。言已饭菜食、饮水、寝则曲肱而枕之,以此为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者,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已之有也。」

例句

幸无怵迫忧,聊复曲吾肱。 唐彦谦 感物二首

唯思曲肱枕,搔首掷华缨。 权德舆 多病戏书因示长孺

祗有君同癖,閒来对曲肱。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典故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附《阮咸传》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

例句

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戴叔伦 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

阮家今夜乐,应在竹林间。 李端 送张淑归觐叔父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自须游阮巷,不是怕湖滩。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谬入阮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觞。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典故
三十二居陋巷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8~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引《家语》:「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
典故
铜驼巷陌
  
驼陌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八〈州郡部四·河南道上·西京河南府〉~899~
陆机《洛阳记》:「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贤,铜驼陌上集少年。』」
典故

《水经注疏》卷十六〈谷水〉~43~
渠水夹路南出,径太尉、司徒两坊间,谓之铜驼街。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陆机云:「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杨守敬按《寰宇记》铜驼街引陆机《洛阳记》:「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头,夹路相对。」俗语云「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年少」,言人物之盛也。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五〈居处部二十三·街〉~072~
华氏《洛阳记》曰:「两铜驼在官之南街,东西相对,高九尺,汉时所谓铜驼街。洛阳又有香街。」
典故
相关人物
王导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雅量〉~356~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
《草堂诗话》卷二
建安严有翼《艺苑雌黄》曰:「刘梦得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乌衣巷皆金陵故事。《舆地志》:晋时王导自立乌衣宅,宋时诸谢曰『乌衣之聚』,皆此巷也。王氏、谢氏乃江左衣冠之盛者,故杜甫诗云:『王谢风流远』,又云:『从来王谢郎』,是也。比观刘斧《摭遗》小说,又曰: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日回。』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来岁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刘斧乃改『谢』为『榭』,以王榭为一人姓名。其言既怪诞,遂托名于钱希白,终篇又取刘梦得诗以实其事。希白不应如此之谬,是直刘斧之妄言耳,不足信也。」

简释

乌衣巷:喻王公贵族的居处,或咏王公贵族之往事。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例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金陵五题

《漢語大詞典》:罗雀(羅雀)
(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 门可罗雀 ”。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梁启超 《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罗雀掘鼠(羅雀掘鼠)  拼音:luó què jué shǔ
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
《漢語大詞典》:翟门(翟門)
史记·汲郑列传论:“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 復为廷尉,宾客欲往, 翟公 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后因以“翟门”为门庭盛衰之典实。 唐 钱起 《穷秋对雨》诗:“ 翟 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 赵氏 祖子孙三世矣,州里之间, 欒公 之社, 翟公 之门,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漢語大詞典》:门堪罗雀(門堪羅雀)
见“ 门可罗雀 ”。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雀罗(雀羅)  拼音:què luó
捕鸟雀的网子。《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漢語大詞典》:雀罗门(雀羅門)
史记·汲郑列传:“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以“雀罗门”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 唐 刘禹锡 《有感》诗:“昨宵 凤池 客,今日雀罗门。”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明 唐顺之 《宪副饶湖田见过陈渡草堂赋此为赠》:“岂知綉斧客,还过雀罗门。”
《漢語大詞典》:雀罗门(雀羅門)
史记·汲郑列传:“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以“雀罗门”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 唐 刘禹锡 《有感》诗:“昨宵 凤池 客,今日雀罗门。”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明 唐顺之 《宪副饶湖田见过陈渡草堂赋此为赠》:“岂知綉斧客,还过雀罗门。”
《漢語大詞典》:席门穷巷(席門窮巷)
亦作“ 席门蓬巷 ”。 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唐 王勃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佇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分類:所居简陋
《漢語大詞典》:长者车(長者車)
见“ 长者辙 ”。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陈巷(陳巷)
见“ 陈家巷 ”。
《漢語大詞典》:陈家巷(陳家巷)
汉 丞相 陈平 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 唐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 陈 家巷,诗书 孟子 邻。”亦省称“ 陈巷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郄 堂流桂影, 陈 巷集车音。”
《國語辭典》:桃花人面  拼音:táo huā rén miàn
1.比喻思念的意中人或意中人不能相见。参见「人面桃花」条。元。刘时中〈朝天子。愿天〉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2.戏曲剧目。明孟称舜作。演唐诗人崔护与叶秦儿的恋爱故事。
《國語辭典》:箪瓢(簞瓢)  拼音:dān piáo
瓢,饮器,以葫芦剖分而成。箪瓢形容简朴刻苦的生活。《文选。班固。答宾戏》:「颜潜乐于箪瓢,孔终篇于西狩。」宋。陆游 晨起独行绿阴间诗:「病逢针药如差减,贫比箪瓢尚庶几。」
《國語辭典》:箪食瓢饮(簞食瓢飲)  拼音:dān sì piáo yǐn
语本《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颜回生活虽然清苦,却依旧不改乐道的志趣。后用以比喻安贫乐道。《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子赣传》:「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唐。韩愈 与李翱书:「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也作「箪瓢陋巷」。
《國語辭典》:箪瓢陋巷(簞瓢陋巷)  拼音:dān piáo lòu xiàng
比喻安贫乐道。参见「箪食瓢饮」条。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劳黾勉,须学取箪瓢陋巷,暂乐田园。」
《國語辭典》:箪食(簞食)  拼音:dān sì
形容生活贫苦。《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咱每日一瓢饮,一箪食,有几双箸几张匙。」
分類:蔬食饭食
《國語辭典》:陋巷  拼音:lòu xiàng
狭小的巷子。引申为狭窄简陋的住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唐。韩愈 与崔群书:「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
《漢語大詞典》:颜子(顔子)
(1).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孟子·离娄下:“ 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 ,寧识之乎?” 李贤 注:“ 颜子 , 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 孔 席亡 颜子 ,僧堂失 谢公 。” 唐 孟郊 《哭李观》诗:“ 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
(2).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3).指质量差的物品。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归……及 韦太后 归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错买了颜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敛且寘骨。’”参见“ 颜子生活 ”。
《漢語大詞典》:颜子生活
指蹩脚活儿。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京师 颜家巷 髹器物不坚实,故至今谓之 颜子 生活。”
分類:蹩脚活儿
《漢語大詞典》:颜巷(顔巷)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唐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 颜 巷雪深人已去, 庾 楼花盛客初归。”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 颜 巷。”
《漢語大詞典》:颜生(顔生)
指 颜回 。 唐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辅嗣俄长往, 颜生 即短辰。”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四:“ 季子 祸从怜富贵, 颜生 道在乐簞瓢。”
分類:颜回
《漢語大詞典》:鲁瓢(魯瓢)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
《漢語大詞典》:乌衣门第(烏衣門第)
指世家望族。 清 陈维嵩 《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 宋玉 ,更有 乌衣 门第旧 瑯琊 。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赠梁汾》词:“ 德 也狂生耳,偶然间緇尘京国, 乌衣 门第。”参见“ 乌衣巷 ”。
分類:世家望族
《國語辭典》:乌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东南。东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多居此,故世称王谢子弟为「乌衣郎」。《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國語辭典》:王谢(王謝)  拼音:wáng xiè
六朝望族王氏和谢氏的合称。《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又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比喻豪门望族。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國語辭典》:南阮  拼音:nán ruǎn
晋代的阮咸与阮籍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合称为「南阮」。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借指贫穷的人。唐。戴叔伦 旅次寄湘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漢語大詞典》:晒犊鼻(曬犢鼻)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國語辭典》:未能免俗  拼音:wèi néng miǎn sú
未能免于世俗之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唐。杨烱〈送东海孙尉诗序〉:「未能免俗,何莫赋诗,缀集众篇。」
分類:常情
《漢語大詞典》:阮家贫(阮家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陈公》诗:“近水方同 梅市 隐,曝衣多笑 阮 家贫。”
分類:家境贫寒
《漢語大詞典》:阮宅
犹 阮 舍。 唐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诗:“ 阮 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参见“ 阮舍 ”。
《漢語大詞典》:阮舍
晋书·阮咸传:“﹝ 咸 ﹞与叔父 籍 为竹林之游…… 咸 与 籍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而南 阮 贫。”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自须游 阮 舍,不是怕湖滩。” 仇兆鳌 注:“舍,一作巷。 阮 舍,比姪居。”
分類:叔侄
《漢語大詞典》:阮家
(1).犹阮舍。 唐 卢纶 《酬赵少君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诗:“谬入 阮 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觴。” 唐 戴叔伦 《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诗:“到日应文会,风流胜 阮 家。”参见“ 阮舍 ”。
(2).指 三国 魏 阮瑀 。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怜君才与 阮 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参见“ 阮瑀 ”。
(3).指 东汉 阮肇 。 唐 杜牧 《宿东横山濑》诗:“谩向仙林宿,无人识 阮 家。”参见“ 阮郎 ”。
分類:阮肇
《漢語大詞典》:阮舍
晋书·阮咸传:“﹝ 咸 ﹞与叔父 籍 为竹林之游…… 咸 与 籍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而南 阮 贫。”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自须游 阮 舍,不是怕湖滩。” 仇兆鳌 注:“舍,一作巷。 阮 舍,比姪居。”
分類:叔侄
《國語辭典》:阮瑀  拼音:ruǎn yǔ
人名。(西元?~212)字元瑜,三国魏陈留人(今河南省陈留县)。善于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军国书檄,多出自二人之手,为建安七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汉明帝 永平 五年, 会稽郡 剡县 刘晨 、 阮肇 共入 天台山 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与丽人结缘之男子。 唐 刘长卿 《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诗:“应向 桃源 里,教他唤 阮郎 。”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难摆脱情魔障,肯向人间魅 阮郎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 阮郎 归,买宅 桃叶 春水。”
(2).指 晋 阮咸 。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参见“ 阮家贫 ”。
《漢語大詞典》:阮巷
(1).指贤士所居之穷巷。 唐 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文》:“旋振羽於 丘 门,获陪尘於 阮 巷。”参见“ 阮家贫 ”。
(2).犹 阮舍 。 唐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诗:“ 梅仙 归剧县, 阮 巷奏离琴。”参见“ 阮舍 ”。
分類:贤士所居
《漢語大詞典》:阮家贫(阮家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陈公》诗:“近水方同 梅市 隐,曝衣多笑 阮 家贫。”
分類:家境贫寒
《漢語大詞典》:阮舍
晋书·阮咸传:“﹝ 咸 ﹞与叔父 籍 为竹林之游…… 咸 与 籍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而南 阮 贫。”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自须游 阮 舍,不是怕湖滩。” 仇兆鳌 注:“舍,一作巷。 阮 舍,比姪居。”
分類:叔侄
《漢語大詞典》:阮舍
晋书·阮咸传:“﹝ 咸 ﹞与叔父 籍 为竹林之游…… 咸 与 籍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而南 阮 贫。”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自须游 阮 舍,不是怕湖滩。” 仇兆鳌 注:“舍,一作巷。 阮 舍,比姪居。”
分類:叔侄
《國語辭典》:铜驼陌(銅駝陌)  拼音:tóng tuó mò
古时洛阳有铜驼街,冠盖云集,繁荣豪华。据说有二铜驼在宫外四叉路口,夹路相对,故当时称为「铜驼陌」。后遂以铜驼陌比喻最繁华的街道。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四季里常开不断花,铜驼陌纷纷斗奢华。」简称为「铜街」。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漢語大詞典》:铜驼巷(銅駝巷)
即 铜驼街 。 元 张可久 《朝天子·闺情》:“ 铜驼巷 里玉驄嘶,夜半归来醉。”参见“ 铜驼街 ”。
分類:铜驼街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國語辭典》:乌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东南。东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多居此,故世称王谢子弟为「乌衣郎」。《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