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南山射虎
 
射石
 
射虎中石
 
射虎南山
 
射虎将军
 
弦声裂石
  
怪石饮羽
 
林暗疑降虎
 
白羽没石
 
石没羽
 
石卧山前认虎
 
石虎衔箭
 
裂石惊弦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39~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韩诗外传》卷六~268~
勇士一呼,三军皆避,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偾,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来。」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

例句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 李白 豫章行

典故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初赴衡州,于两艖起三间通梁水斋,饰以珠玉,加之锦缋,盛设帷屏,陈列女乐,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傍水,观者填咽。大同中,魏使阳斐,与侃在北尝同学,有诏令侃延斐同宴。宾客三百馀人,器皆金玉杂宝,奏三部女乐,至夕,侍婢百馀人,俱执金花烛。侃不能饮酒,而好宾客交游,终日献酬,同其醉醒。性宽厚,有器局,尝南还至涟口,置酒,有客张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烧七十馀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孺才惭惧,自逃匿,侃慰喻使还,待之如旧。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七〈沈亚之四·异梦录〉~764~
元和十年。亚之以记室从陇西公军泾州。而长安中贤士皆来客之。五月十八日。陇西公与客期宴于东池便馆。既坐。陇西公曰。余少从邢凤游。得记其异。请语之。客曰。愿备听。陇西公曰。凤帅家子。无他能。后寓居长安平康里南。以钱百万质得故豪家洞门曲房之第。即其寝而昼偃。梦一美人自西楹来。环步从容。执卷且吟。为古装。而高鬟长眉。衣方领绣带绅。被广袖之襦。凤大说曰。丽者何自而临我哉。美人笑曰。此妾家也。而君客妾宇下。焉有自耶。凤曰。愿示其书之目。美人曰。妾好诗而尝缀此。凤曰。丽人幸少留。得观览。于是美人授诗。坐西床。凤发卷。示其首篇。题之曰春阳曲。终四句。其后他篇皆累数十句。美人曰。君必欲传之。无令过一篇。凤即起。从东庑下几上取䌽笺。传春阳曲。其词曰。长安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凤卒诗请曰。何谓弓弯。曰。妾傅年父母使教妾为此舞。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弓弯状以示凤。既罢。美人泫然良久。即辞去。凤曰。愿复少赐须臾间。竟去。凤亦觉昏然忘。有顷。凤更衣。于襟袖得其词。惊。复省所梦。事在贞元中。后凤为余言如是。是日。监军使与宾府郡佐及宴客陇西独孤铉范阳卢简辞常山张又新武功苏涤皆叹息曰。可记。故亚之退而著录。明日。客有后至者。渤海高允中京兆韦谅晋昌唐炎广汉李瑀吴兴姚合曰。吾友王炎者。元和初夕。梦游吴侍吴王。久之。闻宫中出辇。鸣笳吹箫击鼓。言葬西施。王悼悲不止。立诏词客作挽歌。炎遂应教诗曰。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水葬金。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悽恨不胜怀。词进。王甚嘉之。及寤。能记其事。炎本太原人也。
典故
九日落
 
九乌落
 
尧射十日
 
夏羿弓
 
射日落
 
弯弓射乌
 
羿中九乌
 
羿射九日
 
羿弓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简释

九日落: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典故
弯弧猿啼

相关人物
养由基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40~
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呙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夜以投入,则为怨;时与不时。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例句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國語辭典》:弯弓(彎弓)  拼音:wān gōng
1.引弓、拉弓。《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文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弯曲成弓形。
3.比喻交情原友善,后反目成仇。《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还有朝兄弟,暮仇敌,才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的。」
《漢語大詞典》:弯环(彎環)
(1).谓弯曲如环。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鬭弯环。”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之二:“残月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宋 范成大 《独游虎跑泉小庵》诗:“苔径弯环入,茅斋取次成。” 明 冯惟敏 《折桂令·鞋杯》曲:“莲花瓣露泻琼浆,月儿牙弯环在腮上。”
(2).谓绕弯子。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如今火已经烧到眉毛尖上, 赞王 ,禁不起这样的弯环周折了。”
《漢語大詞典》:弯弯(彎彎)
(1).弯曲貌。 唐 张籍 《樵客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宋 杨万里 《竹枝歌》之六:“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驩乐几家愁。”《剪灯馀话·鸾鸾传》:“弯弯柳叶愁边蹙,湛湛菱花照处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月牙弯弯挂天边》:“月牙弯弯挂天边,抗联专打游击战。”
(2).比喻歪曲、不正大。 王安友 《协作》:“ 庆山 听 徐明 净找那些弯弯情理讲,觉得有必要把问题提得高些,就严肃地说:‘大哥,你是不是不愿意接受大家的意见?’”
(3).弯子。《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时,转个弯弯聚成了一个深潭。”
(4).比喻主意、心机。 赵树理 《三里湾·还是分开好》:“ 金生 媳妇说:‘你的弯弯儿可真多!’ 金生 和 小凤 也暗自佩服 玉梅 的脑筋。” 从维熙 《洁白的睡莲花》:“还是你这脑子弯弯多,比俺想得周到咧!”
《国语辞典》:一弯(一弯)  拼音:yī wān
称弯曲的流水或月亮等。如:「一弯新月」。
《漢語大詞典》:弯弧(彎弧)
拉弓。太平广记卷三二五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薄绍之:“有一人,披锦袍,弯弧注鏃,直向 绍之 。” 唐 杜牧 《史将军》诗之二:“壮气盖 燕 赵 ,耽耽魁杰人,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明 何景明 《大梁行》:“弯弧自信成功易,拔剑那知报怨难。”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束髮旧曾充狗监,弯弧中岁度 龙城 。”
分類:拉弓
《漢語大詞典》:弓弯(弓彎)
(1).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 唐 沈亚之 《异梦录》:“ 凤 即起,从东廡下几上取綵牋,传《春阳曲》。其词曰:‘ 长安 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凤 卒诗,请曰:‘何谓弓弯?’……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弓弯状以示 凤 。”参见“ 弓腰 ”。
(2).指旧时妇女裹缠如弓形的脚。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蒙古 某额駙尝射得一狐,其后两足著红鞋,弓弯与女子无异。”
《國語辭典》:弓腰  拼音:gōng yāo
弯腰如弓。《酉阳杂俎。卷一四。诺皋记上》:「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漢語大詞典》:眉弯(眉彎)
弯弯的眉毛。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恨到眉弯。”
分類:眉毛
《骈字类编》:月弯(月弯)
元 倪瓒 剖瓜仕女图 月弯削破翠团团,六月人间风露寒。
《漢語大詞典》:双弯(雙彎)
指女子的一双小脚。《剪灯馀话·芙蓉屏记》:“﹝ 王氏 ﹞且生自良家,双弯纤细,不任跋涉之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且又双弯纤细,鞋弓袜小,一步一跌,吃了万千苦楚。”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卷二:“尝见其理双鬢,束双弯,笑笑生芳,步步移妍。”
《國語辭典》:弯跧(彎跧)  拼音:wān quán
卷曲著身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日里去街头,教他求衣食。夜里弯跧楼下睡。」《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定睛再看时,却是史大汉弯跧蹲在东司边。」
《漢語大詞典》:弯埼(彎碕)
(1). 三国 吴 昭明宫 东门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閽闥譎诡,异出奇名,左称 弯碕 ,右号 临硎 。” 李善 注:“ 弯碕 、 临硎 ,閽闥名也。 吴后主 起 昭明宫 於 太初 之东,开 弯碕 、 临硎 二门。 弯碕 ,宫东门; 临硎 ,宫西门。”
(2).弯曲的河岸。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元 钱岳 《讲经堂》诗:“潮打弯碕半欲摧,老禪称土筑高臺。”
《漢語大詞典》:弯弓饮羽(彎弓飲羽)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 楚 熊渠子 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 李广 )出猎,见草上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后因以“弯弓饮羽”形容勇猛善射。 清 梁清标 《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 刘越石 ,弯弓饮羽 李将军 。”
分類: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