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剑术学袁公
 
剑术教猿猱
 
学剑白猿翁
 
师白猿
  
猿翁搏
   
白猿剑术
 
白猿鏖越女
 
袁公剑术
 
越女剑术
 
越楚子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三年〉~226~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
其上则猿公哀吟。晋·刘渊林注引《吴越春秋》曰:「越有处女,出于南林之中,越王使使聘问以剑戟之事。处女将北见于越王,道逢老翁,自称素袁公,问处女:吾闻子善为剑术,愿一观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跳于林竹,槁折堕地,处女即接末,袁公操本以刺处女,女应节入,三入,因举枝击之,袁公即飞上树,化为白猿,遂引去。」

简释

白猿:咏剑术。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四参谋幕府因赠之》:“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例句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李白 东海有勇妇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李贺 南园十三首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國語辭典》:搏击(搏擊)  拼音:bó jí
奋力攻击、争斗。如:「搏击风浪」。《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
《漢語大詞典》:搏虎
打虎。亦以喻有勇力或气势磅礴。孟子·尽心下:“ 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淮南子·缪称训》:“ 中行繆伯 ,手搏虎。” 柳亚子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之二:“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
《漢語大詞典》:击搏(擊搏)
(1).攻击;弹劾。 唐 元稹 《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 唐 司空图 《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於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鉤党之祸。” 宋 司马光 《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 确 ( 蔡确 )以击搏进, 吴充 素恶其为人。”
(2).谓以严刑峻法治理。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之,则将转移於沟壑。” 明 唐顺之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其始令 丽水 也,或以 丽水 巖邑,非击搏不可集事。”
(3).斗争,奋斗。 宋 苏轼 《霍光论》:“夫欲有所立於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於其成。”
(4).出击。宣和画谱·郭乹祐:“如画鹰隼,使人见之,则有击搏之意,然后为工。”
(5).指相打,相斗。 明 张居正 《杂著》:“雷亦非阴阳击搏之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説罢便两相击搏,滚入水中。”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少顷,掣剑乱舞,作击搏状。”
《國語辭典》:相搏  拼音:xiāng bó
相互扑击、搏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们看不过,常想与他性命相搏,与官人泄恨。」
《漢語大詞典》:搏噬
搏击吞噬。亦以喻打击陷害或侵略吞并。列子·黄帝:“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梁书·贺琛传:“如復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以为搏噬拏攫,怨集有司。”明史·海瑞传:“ 康 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於 高拱 。” 茅盾 《狼》:“法西斯狼也使用苦肉计……希望保存它搏噬的爪牙。”
《國語辭典》:搏拊  拼音:bó fǔ
1.乐器名,打击乐器。属革类乐器之一。以皮革制成,为两面鼓,有双环与黄丝绳(现以其他材质取代),腹中鼓装有米糠,演奏时绳挂颈上,鼓右面以木棒槌打,鼓左面以手拍打,作用在打拍子,建鼓一击,搏拊以两击应合,又称拊搏或抚拍。音乐停止时,则放在花鼓座上。今仍用于祭孔音乐。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搏拊,以韦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
2.抚奏乐器。《书经。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漢語大詞典》:手搏
(1).徒手搏斗。 汉 扬雄 《长杨赋》序:“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 胡 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2).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悟 多力,好手搏,得 鄆州 三日,则教军中壮士手搏,与 魏博 使者庭观之,自摇肩攘臂,离坐以助其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县旁山上有庙, 世衡 葺之,其梁重大,众不能举。 世衡 下令校手搏,倾城人随往观之。 世衡 谓观者:‘汝曹为我致庙梁,然后观手搏。’众欣然下山,共举之,须臾而上。”
《國語辭典》:搏手  拼音:bó shǒu
两手不停相摩搓或相拍打。表示气愤或无计可施。《后汉书。卷五一。李陈庞陈桥列传。庞参》:「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列传下。崔胤》:「自季述废天子,天下之人未尝忘,武夫义臣搏手愤惋。」
《國語辭典》:搏战(搏戰)  拼音:bó zhàn
搏斗、奋战。《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列传。白起》:「赵括出锐卒自搏战。」《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分類:拼搏战斗
《漢語大詞典》:搏桑
扶桑。借指 日本 。搏,通“ 扶 ”。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薇蕨谁怜劫后身, 搏桑 别有人间世。”
分類:扶桑日本
《國語辭典》:搏风(搏風)  拼音:bó fēng
飞翔。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蹑九枝而耀景,总六翮而搏风。」
分類:飞翔
《漢語大詞典》:攫搏
(1).谓鸟兽以爪翅猎物。礼记·儒行:“鷙虫攫搏,不程勇者。”《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
(2).引申指擒拿。 唐 卢纶 《腊日观娑勒擒豹歌》:“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3).攫取,掠夺。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杨笃生 《新湖南》第二篇:“弥州歷具之矿产划入他人势力范围中,而覬覦攫搏,惟其眼光所注,不得不止。”
《國語辭典》:徒搏  拼音:tú bó
空手击杀。《文选。班固。西都赋》:「脱角挫短,徒搏独杀。」《文选。左思。吴都赋》:「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骈字类编》:虎搏
战国策楚尝与秦搆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圭死者七十馀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师袭秦与秦战于蓝田又郤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长云笈七签张道陵弟子千馀人其九鼎大要惟付王 后得赵升尝试使升入山采薪三虎交搏之持其衣服但不伤升升不恐怖颜色自若 陆龟蒙和袭美古杉三十韵诗虎搏应难动雕蹲不敢迟冯又李白公无渡河诗虎可搏河可
《漢語大詞典》:猿公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 有处女出於 南林 ,国人称善…… 越王 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末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七:“见买 若耶溪 水剑,明朝归去事 猿公 。” 清 陈维嵩 《夜游宫·秋怀》词:“齷齪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圮桥边,有 猿公 ,期我在。”
《國語辭典》:白猿  拼音:bái yuán
白色的猿猴。如:「游客一靠近栅栏,园中的白猿马上伸出手来讨食。」《晋书。卷五五。列传。张载》:「白猿玄豹,藏于棂槛,何以知其接垂条于千仞也?」
分類:白毛
《漢語大詞典》:白猿公
传说古代善剑术的人。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 白猿公 。”亦作“ 白猿翁 ”。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
分類:剑术
《漢語大詞典》:白猿公
传说古代善剑术的人。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 白猿公 。”亦作“ 白猿翁 ”。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
分類:剑术
《漢語大詞典》:越处子(越處子)
即 越女 。 唐 李白 《舞曲歌辞·东海有勇妇》:“学剑 越处子 ,超腾若流星。”参见“ 越女 ”。
《國語辭典》:越女  拼音:yuè nǚ
1.越有处女,精剑术,国人称善。越王句践谋复吴仇,乃聘女问剑戟之术。女将见王,道逢老翁自号袁公,试女剑术,袁公不能敌,后变为白猿而去。既见王,王加女号为「越女」,使教军士。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2.越国的美女。《史记。卷四○。楚世家》:「左抱郑姬,右抱越女。」
3.泛指一般的美女。唐。张籍 酬朱庆馀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