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侯景未擒

相关人物
侯景


《南史》卷八十《贼臣传·侯景传》
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退保涡阳,使谓绍宗曰:「欲送客邪?将定雄雌邪?」绍宗曰:「将决战。」遂顺风以阵。景闭垒,顷之乃出。绍宗曰:「景多诡,好乘人背。」使备之,果如其言。景命战士皆被短甲短刀,但低视斫人胫马足,遂败绍宗军。裨将斛律光尤之,绍宗曰:「吾战多矣,未见此贼之难也。尔其当之。」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勿度涡水。」既而又为景败。绍宗谓曰:「定何如也。」相持连月,景食尽,诳其众以为家口并见杀。众皆信之。绍宗遥谓曰:「尔等家并完。」乃被发向北斗以誓之。景士卒并北人,不乐南度,其将暴显等各率所部降绍宗。景军溃散,丧甲士四万人,马四千匹,辎重万馀两。乃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马步八百人。南过小城,人登陴诟之曰:「跛●奴何为邪!」景怒,破城杀言者而去。昼夜兼行,追军不敢逼。使谓绍宗曰:「景若就禽,公复何用?」绍宗乃纵之。

例句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典故
七擒
 
七擒略

相关人物
孔明
 
孟获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閒,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简释

七擒略:指运用智计使人彻底折服。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例句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 苏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贯休 送人征蛮

典故
擒虎将军

相关人物
韩擒虎


《隋书》卷五十二〈韩擒虎列传〉~340~
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典故
生擒元济

相关人物
吴元济


《唐国史补》卷中
李司空愬之讨吴元济也,破新栅,擒贼将李祐,将斩而后免之。解衣辍食,与祐卧起帐中半岁,推之肝胆,然后授以精甲,使为先锋,虽祐妻子在贼中,愬不疑也。夜冒风雪,行一百六十里,首缚元济而成大功,乃祐之力也。
典故
纵擒孟获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孟获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閒,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國語辭典》:生擒  拼音:shēng qín
活捉。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之五:「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薛仁贵征辽事略》:「总管放心,俺生擒贼将,夺莹铠。」
分類:活捉
《國語辭典》:就擒  拼音:jiù qín
被捉。如:「束手就擒」。《新唐书。卷一五二。列传。李绛》:「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段凝非将帅材,彼闻王彦章已就擒,则破胆矣。安保其能为陛下尽节乎?」
分類:写作
《骈字类编》:七擒
汉晋春秋见上戎柳氏家录诸葛亮因八阵以施武经七擒以即 苏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见三捷下
《國語辭典》:擒获(擒獲)  拼音:qín huò
抓到。《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是矣!今若不下手,必遭擒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罗氏女道难负前誓,只待临嫁之日,拚著一死,以谢小生,所以约小生去觌面永诀。踪迹不密,却被擒获。」
分類:擒获捕获
《國語辭典》:成擒  拼音:chéng qín
捉住、抓到。如:「一举成擒」。
《漢語大詞典》:擒捕
捕捉。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宋史·职官志七:“巡检司……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方部署伪官,事已洩,官军擒捕,围而火攻之。”
分類:捕捉
《國語辭典》:擒纵(擒縱)  拼音:qín zòng
1.捕捉与释放。唐。李邕 斗鸭赋:「集如异国之同盟,散若诸侯之背约。迭为擒纵,更为触搏。」
2.比喻事情的轻重缓急。唐。元稹 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少学读经史子,至古今成败之言,尤所穷究,遂贯穿于神枢鬼藏之间,而尽得擒纵弛张之术矣。」
《漢語大詞典》:擒生
活捉敌人。 唐 戎昱 《从军行》:“擒生 黑山 北,杀敌黄云西。”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之三:“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 楼兰 报国恩。” 清 吴伟业 《雪中遇猎》诗:“少年家住 贺兰山 ,磧里擒生夜往还。”
《国语辞典》:韩擒虎(韩擒虎)  拼音:hán qín hǔ
人名。(西元538~592)原名豹,字子通,隋河南东垣人。慷慨多智,勇敢善战,曾率五百精兵,直入朱雀门,俘陈后主,功进上柱国,别封寿光县公,官至凉州总管。
《漢語大詞典》:擒戮
活捉处死。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 李师道 苞藏祸心,暴露逆节,罪盈恶稔,众叛亲离,未劳师徒,自取擒戮。”
分類:活捉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