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杨仆船橦
 
杨仆楼船

相关人物
杨仆

参考典故
楼船习战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杨仆传》
「杨仆,宜阳人也。以千夫为吏。河南守举为御吏,使督盗贼关东,治放尹齐,以敢击行。稍迁至主爵都尉,上以为能。南越反,拜为楼船将军,有功,封将梁侯。东越反,上欲复使将,为其伐前劳,以书责之曰:『将军之功,独有先破石门、寻,非有斩将骞旗之实也,乌足以骄人哉!前破番禺,捕降者以为虏,掘死人以为获,是一过也。建德、吕嘉逆罪不容于天下,将军拥精兵不穷追,超然以东越为援,是二过也。士卒暴露连岁,为朝会不置酒,将军不念其勤劳,而造佞巧,请乘传行塞,因用归家,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是三过也。失期内顾,以道恶为解,失尊尊之序,是四过也。欲请蜀刀,问君贾几何,对曰率数百,武库日出兵而阳不知,挟伪干君,是五过也。受诏不至兰池宫,明日又不对。假令将军之吏问之不对,令之不从,其罪何如?推此心以在外,江海之间可得信乎!今东越深入,将军能率群以掩过不?』仆惶恐,对曰:『愿尽死赎罪!』与王温舒俱破东越。」

例句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 杜甫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杨仆船橦在,蚩尤阵纛隳。 陆龟蒙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漢語大詞典》:寻橦(尋橦)
古代百戏之一。橦,竿。据现存 汉 画,系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 汉 张衡 《西京赋》:“ 乌获 扛鼎, 都卢 寻橦。” 唐 王建 《寻橦歌》:“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餘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亦有记载。现代杂技仍保留此一节目。
《漢語大詞典》:缘橦(緣橦)
即缘竿。魏书·乐志:“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明 唐顺之 《韈架》诗之一:“却讶缘橦诸侲子,倒投絶足试轻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缘橦技击之术,颇以关怀。”参见“ 缘竿 ”。
《漢語大詞典》:缘竿(緣竿)
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曹西士上竿诗:“赴镇之日,朝绅置酒以饯,适有呈缘竿伎者。”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文选·西京赋:‘ 都卢 寻橦。’注引《汉书音义》:‘ 都卢 体轻善缘。’此即今缘竿戏也。”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國語辭典》:橦布  拼音:tóng bù
用橦花织成的布。唐。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分類:花织
《漢語大詞典》:橦华(橦華)
亦作“ 橦花 ”。 木本棉花。文选·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麪有桄榔。” 刘逵 注引 张揖 曰:“橦华者,树名橦,其花柔毳,可绩为布也。出 永昌 。”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华细,初筵木槿芳。” 宋 孙光宪 《和南越诗》逸句:“晓厨烹淡菜,春杼种橦花。” 钟遐 《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橦华就是棉花,直到 元 代还有人称棉花为橦花的。”
《漢語大詞典》:都卢橦(都盧橦)
同“都卢寻橦”。 清 朱彝尊 《送田少参雯之楚分韵得江字》:“坐中 曹 谢 鬪奇句,掉险类舞都卢橦。”
《漢語大詞典》:橦花
见“ 橦华 ”。
《漢語大詞典》:橦华(橦華)
亦作“ 橦花 ”。 木本棉花。文选·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麪有桄榔。” 刘逵 注引 张揖 曰:“橦华者,树名橦,其花柔毳,可绩为布也。出 永昌 。”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华细,初筵木槿芳。” 宋 孙光宪 《和南越诗》逸句:“晓厨烹淡菜,春杼种橦花。” 钟遐 《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橦华就是棉花,直到 元 代还有人称棉花为橦花的。”
《骈字类编》:梓橦
明一统志梓橦山在济南府淄川县东十里上有鬼谷洞
又梓橦观在雅州东北
《漢語大詞典》:橦末
见“ 橦末之伎 ”。
《漢語大詞典》:橦末之伎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文选·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橦末之伎,态不可弥。” 薛综 注:“於橦末作其形状。”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清 赵翼 《岁暮宴集梨园小部纵饮追欢即席有作》诗:“凭他橦末 都卢 戏,演出人间傀儡塲。”
《漢語大詞典》:橦竿
古代杂技中的爬竿。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仁庙 初即位,秋宴百戏有缘橦竿者,忽坠地,碎其首死。”参见“ 橦末之伎 ”。
分類:杂技爬竿
《漢語大詞典》:橦末之伎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文选·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橦末之伎,态不可弥。” 薛综 注:“於橦末作其形状。”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清 赵翼 《岁暮宴集梨园小部纵饮追欢即席有作》诗:“凭他橦末 都卢 戏,演出人间傀儡塲。”
《漢語大詞典》:橦车(橦車)
古代的冲锋车。旧唐书·李光弼传:“贼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 竺夔 ﹞作四重堑, 魏 人填其三重,为橦车以攻城。”
分類:冲锋
《骈字类编》:橦树(橦树)
元 陈高 种橦花 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
《韵府拾遗 冬韵》:种橦(种橦)
陈高有种橦花诗
《漢語大詞典》:橦末之伎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文选·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橦末之伎,态不可弥。” 薛综 注:“於橦末作其形状。”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清 赵翼 《岁暮宴集梨园小部纵饮追欢即席有作》诗:“凭他橦末 都卢 戏,演出人间傀儡塲。”
《漢語大詞典》:橦棚
古代攻城的战车。孙子·形“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唐 李筌 注:“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壁,多具军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橦棚、云梯、土山、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