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大河彻底清泚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襄公·传八年〉~52~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彊者。而庇民焉。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72~
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秪怀忧。唐·李善注引晋·杜预曰:「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也。喻晋之不可待。」
《漢語大詞典》: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國語辭典》:泚笔(泚筆)  拼音:cǐ bǐ
以笔蘸墨,等候书写。《新唐书。卷一○二。岑文本传》:「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
分類:蘸墨
《漢語大詞典》:颡泚(顙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顙泚。”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顙泚。”
《漢語大詞典》:泚泚
(1).汗出貌。《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 汉 赵岐 注:“泚,汗出泚泚然也。”
(2).清澈貌。 宋 梅尧臣 《清池》诗:“泚泚曷足道,任彼鼃黽为。”
《漢語大詞典》:泚颡(泚顙)
泚额。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今人观之,宜泚顙矣。” 明 高启 《咏隐逸·卢鸿》:“爵禄不可加,贪士应泚顙。”
《骈字类编》:寒泚
宋 赵长卿 东坡引 茅斋无客至。冰砚冻寒泚。
《漢語大詞典》:汗泚
出汗。多形容羞惭。 明 袁宏道 《摘发巨奸疏》:“木面石心,犹当汗泚。” 清 杜岕 《客洗耳亭即韵酬萃叟》:“人生重大节,结友无汗泚。”
分類:出汗羞惭
《漢語大詞典》:泚颜(泚顔)
犹汗颜。 清 唐甄 潜书·明悌:“其处昆弟则何如?予之尺縠,则有矜色;乞其斗粟,则有泚颜。”
《骈字类编》:泚水
水经泚水出泚阳东北太湖山东南流径其县南泄水从南来注之又西至新野县南入于淯
又泚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东北过六县东北入于淮
又淮水又东北穷水入焉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韵府拾遗 纸韵》:兰泚(兰泚)
吴文英词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泚
《韵府拾遗 纸韵》:新泚
晁补之诗谁使蒲桃变新泚
《漢語大詞典》:泚额(泚額)
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瞻 因立於前,举伐折罗叱之,女恐怖泚额。”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彼循默而苟容兮,寧获免乎泚额。”
分類:羞愧
《骈字类编》:秋泚
汪广洋 北游奉简诸阁老诗 放意恣陶写,援书洒秋泚。
《漢語大詞典》:净泚
明净清澈。 清 洪升 《长生殿·密誓》:“踹上这桥影参差,俯映着河光浄泚。”
分類:明净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