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楚白珩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珩,佩上之横者。」

例句

心托秦明镜,才非楚白珩。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漢語大詞典》:珩璜
指杂佩。《诗·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赠之” 毛 传:“杂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类。” 陆德明 释文:“珩音衡,佩上玉也;璜音黄,半璧曰璜。”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珩璜节步,藻火文衣。” 宋 苏辙 《西掖告词·曾祖母李氏燕国》:“珩璜之节,动必以时。” 清 惠士奇 《除夕写怀》诗之一:“匔匔偕先后,杂珮鸣珩璜。”参见“ 珩珮 ”。
《漢語大詞典》:珩佩(珩珮)
指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 南朝 梁 沈约 《俊雅》诗之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法度在己,靡资珩珮;躬俭化人,率先絺綌。”
分類:佩玉
《漢語大詞典》:珩佩(珩珮)
指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 南朝 梁 沈约 《俊雅》诗之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法度在己,靡资珩珮;躬俭化人,率先絺綌。”
分類:佩玉
《骈字类编》:葱珩(葱珩)
诗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传葱苍也三命葱珩疏正义曰玉藻云一命缊韨黝珩再命赤韨黝珩三命赤韨葱珩是据诸侯而言也彼云又累一命至三命而止而云葱珩则三命以上皆葱珩也故云三命葱珩明至九命皆葱珩非谓方叔唯三命也
《國語辭典》:白珩  拼音:bái héng
白色的玉石。《广雅。释地》:「白珩,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
《漢語大詞典》:璁珩
玉佩。 隋 许善心 《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森森罗陛卫,噦噦鏘璁珩。”
分類:玉佩
《韵府拾遗 庚韵》:楚珩
陈与义玉延赋王公大人方以不贪为实辞秦玉而陋楚珩
《骈字类编》:璜珩
元史舆服志玉佩珩一琚一瑀一冲牙一璜二冲牙以系璜珩下有银兽面涂以黄金双璜夹之
《骈字类编》:珩瑀
王佐乾清宫赋珩瑀戛乎珊珊爰设六尚以掌九室
《骈字类编》:玉珩
江总 华貂赋 随玉珩之近远,共金珰之去留。
《骈字类编》:珩璧
南北朝 吴均 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
《骈字类编》:黝珩
诗三百赤绂朱注一命缊绂黝珩再命赤绂黝珩
《漢語大詞典》:珩黻
佩玉和蔽膝。本为大夫以上者的服饰,后泛指贵官服饰。 明 夏完淳 《陆士衡羁臣》诗:“君王德孔懋,珩黻荣贱躯。”
《韵府拾遗 阮韵》:珩绲(珩绲)
沈约为长城公主谢表汤沐光启珩绲昭被
《漢語大詞典》:提珩
见“ 提衡 ”。
《漢語大詞典》:提衡
(1).亦作“ 提珩 ”。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管子·轻重乙:“则是寡人之国,五分而不能操其二,是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於诸侯,为之有道乎?”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提珩为敌国累世。”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既而三河失统,九州之寳币不归;四塞提衡,万里之长城继作。”
(2).谓简选官吏。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纪于兹。” 李善 注:“言选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吏部候人数满百或二百,即引试,量书、判注拟,乃无被放者。故吏曹四时提衡,略无休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