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张硕
 
杜兰香


《艺文类聚》卷七十九
晋·曹毗《杜兰香别传》:「杜兰香,自称南阳人。以建兴四年春,数诣张传。传年十七,望见其车在门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君可不敬从!』传先改名硕。硕呼女前,视可十八九,说事邈然久远。有妇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钿车青牛,上饮食皆备。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复?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至其年八月旦来,复作诗曰:『逍遥云雾间,呼嗟发九嶷『流汝不稽路,弱水何不之。』出署豫子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温。』硕食二,欲留一。不肯,令硕尽食。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例句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李群玉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儿

从到世人都不识,也应知有杜兰香。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九

典故
硕人诗里娥眉
 

《毛诗正义》卷三之二(续)〈国风·卫风·硕人〉~29~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盻兮。汉·毛亨传:「盼,白黑分。」
典故

《诗经·卫风·考槃》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唐·孔颖达疏:「诸言硕人者,《传》皆以为大德之人。」

例句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

我心希硕人,逮此问元龟。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典故
硕人兄弟
 
硕人清贵


《毛诗正义》卷三之二(续)〈国风·卫风·硕人〉~29~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东汉·郑玄笺:「陈此者,言庄姜容貌,既美兄弟皆正大。」唐·孔颖达疏:「以来嫁者乃是齐侯之子,嫁为卫侯之妻,又是东宫太子之妹,嫡夫人所生,为邢侯之姨,而谭公又是其私,容貌既美,父母兄弟正大如此。」
典故
硕鼠诗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例句

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 孟郊 赠韩郎中愈

典故
只履西去
 
携履

相关人物
邵硕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邵硕传》
硕以宋初亦出家入道,自称硕公,出入行往不择昼夜,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至人家眠地者,人家必有死。……以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

例句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李端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祖师携只履,去路杳难寻。 贾岛 赠胡禅归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齐己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

典故
张硕

相关人物
张硕
 
杜兰香


《艺文类聚》卷七十一
晋·曹毗《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馀,硕船行,忽见香乘车于山际。硕不胜惊喜,遥往造香,见香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捍之,嶷然山立。硕复欲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于是遂退。

例句

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國語辭典》:硕人(碩人)  拼音:shuò rén
1.美人。《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2.隐士。《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3.大德、贤德的人。《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魏书。卷七。高祖纪上》:「顷者州郡选贡,多不以实,硕人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4.宋代妇人的封号。侍郎以上职官的妻封为「硕人」。元以后废。
《國語辭典》:硕果(碩果)  拼音:shuò guǒ
语出《易经。剥卦。象曰》:「上九,硕果不食。」指巨大的果实或仅存的东西。《文选。左思。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國語辭典》:硕果仅存(碩果僅存)  拼音:shuò guǒ jǐn cún
仅残存下来的大果实。比喻唯一仍然存在的人或物。清。叶廷琯《吹网录。卷六。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惟宇文氏考异,实为硕果仅存。」
《漢語大詞典》:硕德(碩德)
(1).指大德之人。晋书·隐逸传·索袭:“ 索先生 硕德名儒,真可以諮大义。”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 白云悦公 ,时硕德也,身居巖壑,名闻禁闕。”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志铭》:“ 桐 多名家, 方 为巨族,硕德英贤,联行并育。”
(2).大德。 唐 刘禹锡 《为京兆李尹答于襄州第一书》:“其宗勋有八柱之贵,其硕德有三老之重。” 宋 苏轼 《上监司谢礼上启》:“此盖伏遇某官硕德庇民,宏才伟世。”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侯既以硕德宏量高出一时,而君復以忠厚济之。” 沈从文 《边城》二:“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
分類:大德
《漢語大詞典》:硕辅(碩輔)
贤良的辅弼之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璉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分類:贤良辅弼
《國語辭典》:硕望(碩望)  拼音:shuò wàng
重望。亦指有贤德、负重望的人。唐。李德裕〈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资其硕望,任以指踪。」《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茂岩廊之硕望,分屏翰之剧权。」
分類:重望高名
《國語辭典》:硕大(碩大)  拼音:shuò dà
巨大。如:「今年的果实特别硕大鲜美,市场反映良好。」
《漢語大詞典》:硕学(碩學)
(1).博学;学问渊博。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班固 硕学,尚云赞颂相似; 陆机 鉤深,犹称碑赋如一。”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欧阳文忠公 脩 鸿文硕学,宗工大儒。”
(2).指博学的人。西京杂记卷一:“ 成子 ( 弘成子 )后病,吐出此石,以授 充宗 ( 五鹿充宗 ), 充宗 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 汉东京 图籍在 东观 ,故使名儒硕学,著作 东观 ,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 欧洲 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於小説。”
《國語辭典》:硕儒(碩儒)  拼音:shuò rú
大儒。《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馀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晋。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
分類:大儒绪言
《漢語大詞典》:杜兰香(杜蘭香)
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载: 汉 时有 杜兰香 者,数至 张硕 家,:“可十六七,説事邈然久远……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復耻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嗣后时来时去。按,《太平广记》卷六二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亦记仙女 杜兰香 事,与《搜神记》所载稍异。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 清 赵翼 《咏谷》:“ 杜兰香 本仙家女,一点春心便謫凡。”参阅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
分類:仙女
《國語辭典》:美盼  拼音:měi pàn
美目转动的样子。宋。秦观〈满庭芳。雅燕飞觞〉词:「娇鬟,宜美盼。」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巧笑美盼,容色艳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