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偷香人
 
偷香掾
 
外国香
 
惹香
 
爱香韩寿
 
满城香
 
熏衣
 
异香寄寿
 
窥韩
 
窃香
 
著人香
 
薰香
  
贾女
      
贾阁偷香
  
韩令偷香
   
韩寿沈
 
韩寿畏香飞
 
韩寿窃香
  
韩椽偷香
  
香传贾娘
 
香寄窥帘
 
香销韩袖

相关人物
贾充
 
贾午
 
韩寿


《世说新语》下卷下《惑溺》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馀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閤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馀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晋书》卷四十〈贾充列传·(孙)贾谧〉~72~
谧字长深。母贾午,充少女也。父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魏司徒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宴宾僚,其女辄于青璅中窥之,见寿而悦焉。问其左右识此人不,有一婢说寿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发于寤寐。婢后往寿家,具说女意,并言其女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寿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潜修音好,厚相赠结,呼寿夕入。寿劲捷过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觉其女悦畅异于常日。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而其门閤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托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左右白曰:「无馀异,惟东北角如狐狸行处。」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
《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香〉~4475~2~
晋·郭澄之《郭子》曰:「陈骞以韩寿为椽,每会,闻寿有异香气,是外国所贡,一著衣,历日不歇。骞计武帝唯赐巳及,贾充他家理无此香,嫌寿与巳女通,考问左右婢,具以实对骞,以女妻寿,寿时未婚。」

例句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 史凤 传香枕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三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吴融 赠李长史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隐 无题四首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拂镜羞温峤,熏衣避贾充。 李贺 恼公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心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杨巨源 艳女词

比翼和鸣双凤皇,欲栖金帐满城香。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

朝天御史非韩寿,莫窃香来带累人。 薛能 赠解诗歌人

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赵光远 题妓莱儿壁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韩偓 闺情

典故
伴娥孤另
 
偷药
 
后羿寻
  
奔月偶桂
 
奔月成仙
  
姮娥寡
 
姮娥捣药
   
嫦娥奔月
   
广寒府
   
月中孀
 
月娥孀独
 
月娥孤
 
月里人
   
羿妻
 
羿妻窃药
 
药娥
 
长生药

相关人物
羿
 
姮娥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27~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
张衡《灵县》曰:「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搜神记》卷十四~05~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蝫」。

简释

嫦娥:“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例句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刘禹锡 七夕二首之一

纵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梦来。 包何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吴融 春晚书怀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来霜。 唐彦谦 红叶

少女风游兑,姮娥月去秦。 唐远悊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姚合 咏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孟郊 婵娟篇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孙蜀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崔膺 别佳人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徐凝 八月九月望夕雨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三十八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常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姮娥。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之四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誇蛾眉,随手会凋歇。 李白 感遇四首之三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白 把酒问月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二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李华 海上生明月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李贺 章和二年中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杜甫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素蛾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段成式 嘲元中丞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 罗虬 比红儿诗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罗隐 秋夕对月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胡曾 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薛能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袁郊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 裴夷直 唁人丧侍儿

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裴回。 郑世翼 看新婚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陆畅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韦庄 信州西三十里山名仙人城下有月岩山其状秀拔中有山门如满月之状馀因行役过其下聊赋是诗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韦庄 夜景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韩愈 石鼓歌

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韩愈 咏雪赠张籍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韩翃 经月岩山

典故
偷珠
 
宝夺骊龙
 
抱珠睡
  
探颔
  
珠归龙窟
 
睡中龙
 
睡骊目
 
窃龙颔
 
老龙吐珠
 
苍龙颔底珠
 
藏珠
 
遭龙伯睡
  
采珠勿惊龙
  
颔下骊珠
 
颔珠
   
骊颔珠
  
骊龙吐珠
  
骊龙睡
 
骊龙颔
 
骊龙颔珠
 
龙休睡
 
龙眠失珠
 
龙醒遗珠
  
龙颔摘明珠
 
龙颔摘珠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禦寇〉~06~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简释

骊龙:喻宝物。唐刘禹锡《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骊龙睡:喻睡觉,或喻因侥幸获得机遇。唐刘禹锡《泰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例句

涉海得骊珠,栖梧惭凤质。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

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一朝龙醒寤,本但喜复得珠,不求珠所目。酬客双龙女,授客六龙辔一朝龙醒寤,本问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备。 元稹 出门行

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刘禹锡 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刘禹锡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 唐求 伤张玖秀才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姚合 庄居野行

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姚鹄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孟郊 赠郑夫子鲂

日落烟水黯,骊珠色岂昏。 春台仙 游春台诗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曹邺 杏园即席上同年

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 李商隐 玉山

骊龙颔下亦生珠,便与人间众宝殊。 李涉 赠友人孩子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李白 送蔡山人

凤形怜彩笔,龙颔借骊珠。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杜甫 渼陂行

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 权德舆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温庭筠 莲浦谣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牟融 寄周韶州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白居易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白居易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抉得骊龙珠,光彩曜掌握。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

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谁能变羊质,竞不获骊珠。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 卢肇 和司王起

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罗隐 寄前户部陆郎中

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一

千珠竞没苍龙颔,一镜高悬白帝心。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二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皇五色髓。 贯休 拟君子有所思二首之一

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贯休 经旷禅师院

佩入龙宫步迟迟,绣帘银殿何参差。知骊龙失殊知不知。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 陆龟蒙 投龙潭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典故
偷醅毕卓
 
卓眠瓮
 
吏部多醉
 
吏部瓮下眠
  
吏部开瓮
 
扶毕卓
 
抱卧
 
横瓮眠
 
瓮下仙
 
瓮下眠
 
瓮间倾卮
 
瓮间卧
  
瓮边吏部
 
瓮边捉
 
瓮间毕卓
 
瓮间眠
 
毕卓盗窃
 
毕卓眠
 
毕卓缚瓮边
 
毕卓卧瓮
 
毕卓醉狂
 
缚拼毕卓
 
缚著瓮鞭
 
卧瓮
 
卧瓮人
 
防吏部

相关人物
毕卓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简释

吏部眠:咏嗜酒或醉态。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例句

偷归瓮间卧,逢个楚狂来。 戴叔伦 答崔载华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李端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杜牧 雪中书怀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王绩 戏题卜铺壁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王绩 过酒家五首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之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白居易 家园三绝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韩偓 三月

典故
三偷
 
三度窃蟠桃
 
三桃圆
 
偷取蟠桃
  
摘桃
 
方朔偷
 
方朔偷儿
  
曼倩三偷
 
曼倩偷
 
曼倩偷难
 
曼桃
 
东方朔偷桃
 
桃熟
 
汉偷儿
 
玉桃偷
 
碧桃闲
   
窃桃心
 
西真攘桃
 
防曼倩

相关人物
东方朔


《博物志》卷八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窥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窥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十九·短绝域人〉~874~2~
《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谓上曰:『王母使臣来,陛下求道之法:唯有清净,不宜躁扰。复五年,与帝会。』言终不见。」

例句

闲寻白鹿眠瑶草,暗摘红桃去洞天。 刘威 赠道者

惟应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 崔澹 赠王福娘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李商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李商隐 圣女祠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李商隐 茂陵

茂先知味易,曼倩恨偷难。 权德舆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化药秦方士,偷桃汉侍臣。 武元衡 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三给事之作杨君见征鄙词因以继和

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蒋防 玄都楼桃

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 薛偓 荔枝三首之一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薛能 谢刘相寄天柱茶

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 陆龟蒙 桃花坞

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 韩偓 自负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

典故
七窍凿开
 
混帝凿
 
混沌未凿
 
混沌窍
 
混沌凿
 
浑沌忧
 
无孔窍
 
窍凿存
 
窍凿混沌
 
窍凿浑沌
 
谋混沌
 
凿混沌
 
凿破浑沌
  
凿窃
 
凿开混沌
 
体貌隳


《庄子集释》卷三下〈内篇·应帝王〉~309~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简文云:「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有为,合和譬无为。」引崔(崔撰)云:「浑沌,无孔窍也。」

简释

凿窍:喻破坏自然,改变原貌。唐韩愈《嘲鼾睡》:“南帝初奋极,凿窍泄混沌。”


例句

自言混沌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视。 李咸用 临川逢陈百年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韩愈 嘲鼾睡二首之二

典故 
掩耳窃钟


《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四〈不苟论·自知〉~60~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高级汉语词典》:窃惟
私下思惟
《漢語大詞典》:窃发(竊發)
(1).暗中发动。晋书·汝南王亮楚王玮等传序:“如 梁王 之御大敌,若 朱虚 之除大憝,则外寇焉敢凭陵,内难奚由窃发!”宋书·朱修之传:“又有 徐卓 者,復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明史·谭广传:“臣所守边一千四百餘里,敌人窥伺,窃发无时。”
(2).不知不觉地产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如今一説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
《高级汉语词典》:窃念
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漢語大詞典》:窃禄(竊禄)
犹言无功受禄。多用于自谦。 唐 杜荀鹤 《自叙》诗:“寧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宋 曾巩 《高阳池》诗:“独惭旷达意,窃禄诚已卑。”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见寄》诗:“贱生偶承乏,窃禄聊自庇。”
《漢語大詞典》:窃尝(竊嘗)
犹浅尝。窃,通“ 浅 ”。蕙风词话卷三引《织馀琐述》:“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恒轻,故以喻‘窃尝’。”
《國語辭典》:窃位(竊位)  拼音:qiè wèi
1.夺取权位或帝位。《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异也。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窃位之象云。」
2.没有才能或怠惰不勤却占居要位。《论语。卫灵公》:「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
《漢語大詞典》:窃比(竊比)
谦词。私自比拟。《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 刘宝楠 正义:“窃者,《广雅·释詁》云:私也。夫子谦言,不敢显比 老彭 ,故言私比也。” 唐 苏瑰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 宋 陆游 《岁晚》诗:“从宦虽如棋已决,治经窃比茧初繅。”
《國語辭典》:忝窃(忝竊)  拼音:tiǎn qiè
对自己因幸运而拥有之某种名利或地位感到难以胜任的谦辞。《文选。羊祜。让开府表》:「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唐。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分類:谦言
《國語辭典》:偷香  拼音:tōu xiāng
晋时贾充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后为贾充识破,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或说与寿私通者是陈骞之女,后因未婚而女亡,寿乃娶贾充之女。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刘孝标注引《郭子》。后世用此语指男女私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将那偷香手,准备著折桂枝。」
《漢語大詞典》:贾充香(賈充香)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 贾充 有异香,一著人则历月不歇, 贾 女窃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充香”表示男女倾情之物。 元 周文质 《蝶恋花·悟迷》套曲:“朱门深闭 贾充 香,兰房强揣 郑生 玉,青楼空掷 潘安 果。”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娘(賈娘)
指 晋 贾充 之女 贾午 。 唐 杨巨源 《独不见》诗:“香传 贾娘 手,粉离 何郎 面。”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氏窥帘(賈氏窺簾)
晋 贾充 属吏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女在门帘后窥见而悦之,两人私通。 贾 女窃异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氏窥帘”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 贾氏 窥帘 韩掾 少,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道我似 贾女 私窥,忍捐恩负主,应猜做偷香情绪。”
《漢語大詞典》:贾袖传香(賈袖傳香)
指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偷 武帝 赐 充 异香赠 韩 事。 宋 史达祖 《眼儿媚·代答》词:“期花等月, 秦 臺吹玉, 贾 袖传香。”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遗寿(遺壽)
未尽天年;短寿。 元 袁桷 《林处士哀辞》:“寿而无德与名,君子耻之,故修短有命,遗寿焉犹可言也。名德不至,则澌尽腐灭,又安所取哉!”
分類:未尽天年
《漢語大詞典》:韩寿(韓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后因以“韩寿”借称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楼舞榭的风流子弟。 唐 乔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帐迎 韩寿 ,今朝罗袖引 潘郎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当时若是逢 韩寿 ,未必埋踪在 贾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大筵排回雪 韦娘 ,小酌会窃香 韩寿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香(韓香)
见“ 韩寿香 ”。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漢語大詞典》:奔月
古代神话。 后羿 之妻 姮娥 ,偷吃了 羿 的不死之药奔入月中。《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思量,羞蛾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姱娥
美丽的 嫦娥 。借指月亮。 宋 梅尧臣 《得馀干李尉书》诗:“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也作「常娥」、「嫦娥」。
2.比喻月亮。宋。苏轼 少年游。去年相送词:「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也作「嫦娥」。
《漢語大詞典》:孀娥
(1).指 舜 妻 娥皇 、 女英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孀娥 之泣。”一本作“ 杞妇 湘妃 之怨。”
(2).指 嫦娥 。 宋 吴潜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词:“想 孀娥 ,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 广寒 游。” 清 陈维嵩 《月中桂·咏丹桂》词:“仙翁颜渥赭,带笑睨, 孀娥 幽独。”
《國語辭典》:常娥  拼音:cháng é
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恒娥(恆娥)
亦作“恒娥”。 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传曾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遂为月神。又称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览冥训》:“譬若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恆娥 窃以奔月。” 五代 和凝 《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恆娥 。”亦指月。 唐 韩愈 《月蚀》诗:“ 恒娥 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参见“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参见「姮娥」条。
2.比喻月亮。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也作「姮娥」。
《漢語大詞典》:月中人
月中仙子。亦比喻意中美人。 唐 薛曜 《子夜冬歌》:“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漢語大詞典》:窃药(竊藥)
(1).传说 后羿 得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诗之三:“昔余闻 姮娥 ,窃药驻云髮。不自娇玉颜,方希鍊金骨。” 唐 李商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2).为死亡的婉词。 明 陈子龙 《为杜徕西悼亡》诗:“窃药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
《國語辭典》:素娥  拼音:sù é
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宋。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词:「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漢語大詞典》:探珠
见“ 探驪得珠 ”。
《國語辭典》:探骊得珠(探驪得珠)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骊珠,相传为藏在骊龙颔下的宝珠。骊龙栖息深渊中,欲取得骊珠,必须潜入深渊,待骊龙入睡后,再俟机窃取。典出《庄子。列禦寇》。本指获得极为珍贵的宝物。后引申为写作文章能抓住重点,深得题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骊颔」。
《漢語大詞典》:探龙颔(探龍頷)
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 唐 罗隐 《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頷,兰省何曾驻鹤心。”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汉 官之视虏主,无以异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内有植党之志,真昔人所谓探龙頷、批逆鳞者。”参见“ 探驪得珠 ”。
《國語辭典》:探骊得珠(探驪得珠)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骊珠,相传为藏在骊龙颔下的宝珠。骊龙栖息深渊中,欲取得骊珠,必须潜入深渊,待骊龙入睡后,再俟机窃取。典出《庄子。列禦寇》。本指获得极为珍贵的宝物。后引申为写作文章能抓住重点,深得题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骊颔」。
《國語辭典》:采珠(採珠)  拼音:cǎi zhū
到水里采取珍珠。《晋书。卷五七。陶璜传》:「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唐。元稹〈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分類:采珠
《漢語大詞典》:衔珠(銜珠)
(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 哙参 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 参 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 参 。又,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泰》:“白鹤衔珠,夜寳反明。怀我德音,身受光劳。”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灵蛇衔珠以酬德,慈乌反哺以报亲。” 唐 张说 《和朱使欣》诗之一:“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2).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黄帝 之子名 青阳 ,是曰 少昊 ,一名 挚 ,有白云之瑞,号为 白帝 。有凤衔明珠致於庭, 少昊 乃拾珠怀之,使照服於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唐 李峤 《沙吒忠义等官爵制》:“宜膺剖珪之锡,兼峻衔珠之宠。”
《漢語大詞典》:骊宫(驪宫)
指 华清宫 。因其建在 骊山 之上,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荐水涵元,湛 驪宫 於雾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驪宫 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國語辭典》:骊珠(驪珠)  拼音:lí zhū
1.古代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欲取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待骊龙睡时,才能窃得,为极珍贵的宝物。典出《庄子。列禦寇》。后比喻为珍贵的事物或事物的精华、文章的要旨。唐。元稹 赠严童子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也称为「颔下之珠」。
2.龙眼的别名。参见「龙眼」条。
《漢語大詞典》:骊龙(驪龍)
黑龙。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 五代 谭用之 《赠索处士》诗:“玄豹夜寒和雾隐,驪龙春暖抱珠眠。” 郭沫若 《哀时古调》四:“ 河朔 淮西 一宵尽,满地鹅鸭可成兵。虎口,当心,驪龙有逆鳞。”
分類:骊龙
《漢語大詞典》:骊龙珠(驪龍珠)
即骊珠。 唐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则知驪龙珠,不秘清泠泉。” 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抉得驪龙珠,光彩曜掌握。”参见“ 驪珠 ”。
《國語辭典》:骊珠(驪珠)  拼音:lí zhū
1.古代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欲取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待骊龙睡时,才能窃得,为极珍贵的宝物。典出《庄子。列禦寇》。后比喻为珍贵的事物或事物的精华、文章的要旨。唐。元稹 赠严童子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也称为「颔下之珠」。
2.龙眼的别名。参见「龙眼」条。
《漢語大詞典》:龙颔(龍頷)
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唐 陆复礼 《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龙頷;报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頷借驪珠。”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頷,色已夺鸡冠。”参见“ 龙珠 ”。
《國語辭典》:龙珠(龍珠)  拼音:lóng zhū
植物名。茄科龙珠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五至八公分。花二至六朵簇生叶腋,下垂,花冠阔钟形,黄色。浆果球形,色红而有毒。茎叶可供药用。产台湾、华南、华西至韩国及日本。
《漢語大詞典》:吏部眠
晋书·毕卓传:“﹝ 卓 ﹞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 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唐 杜甫 《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 吏部 眠。”
《漢語大詞典》:瓮眠(甕眠)
晋 毕卓 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瓮眠思 毕卓 ,糟藉忆 刘伶 。”
《漢語大詞典》:偷桃
古神话, 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 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唐 柳宗元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 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宋 王禹偁 《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 清 赵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漢語大詞典》:方朔桃
神话传说, 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果, 东方朔 曾偷食,事见《汉武故事》。后用以喻仙果。 唐 元稹 《和乐天赠吴丹》:“冥搜 方朔 桃,结念 安期 枣。” 清 许光治 《水仙子·寿云骑尉安吉守备王雨樵母节孝谢太恭人》曲:“进枣尉 安期 枣,熟桃城 方朔 桃,羡春暉 王谢 门高。”
《漢語大詞典》:窃桃(竊桃)
传说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 汉武帝 时, 东方朔 尝三次偷食之。事见汉武故事。后以“窃桃”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漢語大詞典》:窃桃儿(竊桃兒)
对 汉 东方朔 的戏称。 宋 刘克庄 《鹊桥仙·庚申生日》词:“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寧耐,等他桃熟。”参见“ 窃桃 ”。
《漢語大詞典》:窃桃(竊桃)
传说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 汉武帝 时, 东方朔 尝三次偷食之。事见汉武故事。后以“窃桃”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國語辭典》:凿窍(鑿竅)  拼音:zuò qiào
凿孔开窍。参见「凿浑沌」条。《文苑英华。卷五九八。唐。许敬宗。谢敕书表》:「伏开瑶检,等凿窍而睹虹霓。」
《國語辭典》:掩耳盗铃(掩耳盜鈴)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程乙本红楼梦》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