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偷香人
 
偷香掾
 
外国香
 
惹香
 
爱香韩寿
 
满城香
 
熏衣
 
异香寄寿
 
窥韩
 
窃香
 
著人香
 
薰香
  
贾女
      
贾阁偷香
  
韩令偷香
   
韩寿沈
 
韩寿畏香飞
 
韩寿窃香
  
韩椽偷香
  
香传贾娘
 
香寄窥帘
 
香销韩袖

相关人物
贾充
 
贾午
 
韩寿


《世说新语》下卷下《惑溺》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馀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閤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馀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晋书》卷四十〈贾充列传·(孙)贾谧〉~72~
谧字长深。母贾午,充少女也。父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魏司徒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宴宾僚,其女辄于青璅中窥之,见寿而悦焉。问其左右识此人不,有一婢说寿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发于寤寐。婢后往寿家,具说女意,并言其女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寿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潜修音好,厚相赠结,呼寿夕入。寿劲捷过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觉其女悦畅异于常日。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而其门閤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托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左右白曰:「无馀异,惟东北角如狐狸行处。」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
《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香〉~4475~2~
晋·郭澄之《郭子》曰:「陈骞以韩寿为椽,每会,闻寿有异香气,是外国所贡,一著衣,历日不歇。骞计武帝唯赐巳及,贾充他家理无此香,嫌寿与巳女通,考问左右婢,具以实对骞,以女妻寿,寿时未婚。」

例句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 史凤 传香枕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三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吴融 赠李长史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隐 无题四首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拂镜羞温峤,熏衣避贾充。 李贺 恼公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心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杨巨源 艳女词

比翼和鸣双凤皇,欲栖金帐满城香。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

朝天御史非韩寿,莫窃香来带累人。 薛能 赠解诗歌人

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赵光远 题妓莱儿壁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韩偓 闺情

典故
子知鱼
 
子非我,安知我
 
安见我非鱼
 
惠子鱼
 
我知鱼
 
游鯈
  
濠上之意
 
濠上知鱼
 
濠上观鱼
 
濠上鱼
  
濠梁招
 
濠梁遗意
 
濠梁鱼
 
为鯈鱼
 
知我知鱼
 
知鱼
 
知鱼乐
 
窥鱼
 
临濠
  
观濠
  
观鱼惠子
 
观鱼濠上
 
非鱼濠上
   
鯈鱼
 
鯈鱼乐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60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简释

观鱼: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例句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张文琮 咏水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李群玉 昼寐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杜甫 白露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典故 
豹一斑

相关人物
王子敬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方正〉~334~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简释

管中窥豹:喻见识不广,或喻从部分推知全貌。唐归仁《掉罗隐》:“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


例句

似豹一班时或有,如龟三顾岂全无。 刘威 遣怀寄欧阳秀才

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 归仁 悼罗隐

典故
一婚倘毕
 
了婚嫁
 
儿婚女嫁
 
十年婚嫁愿
 
向平事了
 
向平多累
 
向平婚嫁
 
向平约
 
女嫁儿婚
 
女嫁男婚
 
婚娶未毕
 
婚嫁了
 
婚嫁毕
 
婚嫁累
 
嫁娶毕
  
子平婚嫁
 
子平嫁娶
 
子平窥破
 
富不如贫
   
尚平加累
 
尚平婚嫁毕
 
昏嫁了
 
昏嫁向平
 
未终婚嫁
  
毕婚姻
  
追尚子
 
门容向子过

相关人物
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2758~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唐·李贤注引《高士传》:「『向』字作『尚』。」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贤注:「嵇康《高士传》曰: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避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简释

子平嫁娶: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例句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瓜时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阁二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权德舆 田家即事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王绩 北山

况无婚嫁累,应拍尚平肩。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典故
不窥家

相关人物
大禹


《尚书·虞书·大禹谟》
「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旧题汉·孔安国传:「启禹子也,禹治水过门不入,闻启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
《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例句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李白 公无渡河

典故
三年不窥园树
  
下帷人
 
下书帷
 
不知门外有园蔬
 
仲舒不窥园
 
仲舒园
 
仲舒帷
   
绝窥园
 
舒帷
 
董子帷
  
董生下帷
 
董生帷
 
相关人物
董仲舒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唐·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简释

下帷:喻指专心读书。唐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例句

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 刘言史 放萤怨

对景嗟移晷,窥园讵改阴。 孟简 惜分阴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朱湾 咏玉

久闭先生户,高褰太守车。 李峤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李白 行行游且猎篇

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权德舆 放歌行

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牟融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之四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 王维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王维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 阎宽 秋怀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骆宾王 秋萤

典故
井引银瓶
  
墙阴窥驻马
 
墙头女勾引马上郎
 
墙头梅下
 
玉簪中断
 
瓶堕簪折
 
瓶沉
 
瓶沉簪折
  
立马窥墙
 
银瓶引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新乐府: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妾弄青梅倚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闇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典故
三年不顾
 
三年送目
 
下蔡倡
 
下蔡倾
 
下蔡城危
 
下蔡迷
 
偷窥笑眼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
 
墙东宋
 
墙头岑寂
 
太赤
 
宋家东
 
宋家邻
 
宋玉墙
 
宋玉东家
 
宋玉东邻
 
宋玉墙东
 
宋玉墙头
 
宋玉邻
 
宋邻
 
宋邻东畔
 
惑阳城
 
慕宋
 
施朱施粉
  
东家一笑
    
东邻女
 
东邻妙
 
东邻子
 
楚女窥墙
  
登墙女
  
窥宋东墙
 
窥宋玉
 
窥邻
 
粉墙偷眼觑
 
红欹宋玉
 
莫把一分增减
 
西邻公子
 
西邻宋
 
西邻宋家
   
迷下蔡惑阳城
 
邻墙招
 
邻宋玉
 
阳城下蔡
 
阳城惑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九〈 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士。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未。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艺文类聚》卷十八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据《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简释

三年送目:指女子爱慕男子。宋杨亿《宋玉》:“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

宋玉墙:喻女子寄情之所。唐罗隐《桃花》:“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例句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于濆 宫怨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嚬。 吴融 倒次元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 吴融 即席十韵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吴融 即席十韵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唐彦谦 离鸾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徐夤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徐夤 忆牡丹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 李商隐 夜思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李商隐 思贤顿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李商隐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李商隐 镜槛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李白 效古二首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一

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杜牧 偶作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梁锽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王硕 和三乡诗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白居易 感情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罗虬 比红儿诗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攲宋玉墙。 罗隐 桃花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赵嘏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霍总 关山月

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韩偓 偶见

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 韩偓 席上有赠

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韩偓 无题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典故
丘墙
 
及墙藩
 
及肩墙
  
子贡墙
 
数仞墙
 
圣门未窥
 
赐也墙
  
贤子贡

相关人物
子贡


《论语注疏·子张》~7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简释

夫子墙:指道德学问高深莫测。唐钱起《寻司助李郎中不遇》:“重花不隔陈善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例句

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

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姚合 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八十韵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状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杨巨源 酬令狐舍人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钱起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典故
乱果掷行车
 
儿童抛砖
 
慕潘
 
投潘岳果
   
掷果河阳
 
掷赠
 
潘仁载果
 
潘令舆
 
潘子貌
 
潘安仁
 
潘岳
 
潘岳果
 
潘岳貌
   
潘郎挟弹
 
潘郎掷果
 
潘郎璧
 
潘郎貌
 
潘郎车
 
窥潘掾
 
貌胜潘

相关人物
潘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南朝梁·刘孝标注引《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二说不同。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7~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简释

潘郎车:喻女子爱慕美男子。南朝梁徐陵《洛阳道二首》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例句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刘禹锡 百舌吟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司空图 冯燕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宋之问 春湖古意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岑参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亦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李嘉祐 送崔十一弟归北京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李端 奉赠苗员外

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李端 送杨少府赴阳翟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杨巨源 崔娘诗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 杨巨源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 权德舆 相思曲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卢纶 古艳诗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祖咏 赠苗发员外

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陆畅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好龙
 
牖下窥龙
  
画龙在叶
  
真龙反惊叶
 
叶公
 
叶公好尚
  
叶公见真龙
 
叶公岂好真龙
 
叶龙
 
郝贞隆

相关人物
子张
 
鲁哀公
 
沈诸梁


《新序》卷五〈杂事〉~90~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简释

叶公:喻徒有所好之人。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叶公好尚:喻只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唐郑谷《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叶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兼呈袁郊苗绅李逸三友人一百韵》:“叶龙图天矫,燕鼠笑胡卢。”


例句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徐灵府 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

因君访遗迹,此日见真龙。 戴叔伦 同赋龙沙墅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李频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杜甫

叶龙图夭矫,燕鼠笑胡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郑谷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一本题中无光济二字)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齐己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典故
文字觑天巧
 
窥天巧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规谋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炒【案:音炒。】。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弱拒喜张臂,猛拿閒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典故  
玉女窗扉
 
玉女窥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宫殿·鲁灵光殿赋〉~55~
「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晋·张载注:「神女之人,又弥高也。」唐·李善注引李尤《函谷关铭》:「玉女流眄而下视。」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

例句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李商隐 对雪二首原著时欲之东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 温庭筠 休碗日西掖谒所知

《國語辭典》:窥伺(窺伺)  拼音:kuī sì
窥探他人的动静,等待机会下手。唐。吕温〈代论伐剑南更发兵表〉:「吐蕃盟好未定,窥伺在心。」
《漢語大詞典》:窥园(窺園,闚園)
观赏园景。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清 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絶窥园,精心究典謨。”参见“ 目不窥园 ”。
闚園: 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國語辭典》:目不窥园(目不窺園)  拼音:mù bù kuī yuán
比喻治学刻苦专心。参见「三年不窥园」条。《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日就月将,功夫大进。」
《國語辭典》:偷香  拼音:tōu xiāng
晋时贾充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后为贾充识破,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或说与寿私通者是陈骞之女,后因未婚而女亡,寿乃娶贾充之女。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刘孝标注引《郭子》。后世用此语指男女私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将那偷香手,准备著折桂枝。」
《漢語大詞典》:贾充香(賈充香)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 贾充 有异香,一著人则历月不歇, 贾 女窃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充香”表示男女倾情之物。 元 周文质 《蝶恋花·悟迷》套曲:“朱门深闭 贾充 香,兰房强揣 郑生 玉,青楼空掷 潘安 果。”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娘(賈娘)
指 晋 贾充 之女 贾午 。 唐 杨巨源 《独不见》诗:“香传 贾娘 手,粉离 何郎 面。”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氏窥帘(賈氏窺簾)
晋 贾充 属吏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女在门帘后窥见而悦之,两人私通。 贾 女窃异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氏窥帘”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 贾氏 窥帘 韩掾 少,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道我似 贾女 私窥,忍捐恩负主,应猜做偷香情绪。”
《漢語大詞典》:贾袖传香(賈袖傳香)
指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偷 武帝 赐 充 异香赠 韩 事。 宋 史达祖 《眼儿媚·代答》词:“期花等月, 秦 臺吹玉, 贾 袖传香。”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遗寿(遺壽)
未尽天年;短寿。 元 袁桷 《林处士哀辞》:“寿而无德与名,君子耻之,故修短有命,遗寿焉犹可言也。名德不至,则澌尽腐灭,又安所取哉!”
分類:未尽天年
《漢語大詞典》:韩寿(韓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后因以“韩寿”借称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楼舞榭的风流子弟。 唐 乔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帐迎 韩寿 ,今朝罗袖引 潘郎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当时若是逢 韩寿 ,未必埋踪在 贾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大筵排回雪 韦娘 ,小酌会窃香 韩寿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香(韓香)
见“ 韩寿香 ”。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分類:庄子惠子
《國語辭典》:濠梁  拼音:háo liáng
1.河上的桥梁。
2.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辩论鱼乐的故事。见《庄子。秋水》。后以濠梁比喻隐士悠然自得的出世思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宋。张矩 应天长。岸容浣锦词:「濠梁兴,归未惬。记旧伴、袖携留摺。指鱼水,总是心期,休怨三叠。」
分類:桥梁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分類:庄子惠子
《漢語大詞典》:观乐(觀樂)
观赏玩乐。左传·哀公元年:“﹝ 夫差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膾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后帝( 唐文宗 )因观乐,见童子缘橦而其父来往走其下,泫然流涕。”
欣赏音乐。旧唐书·严挺之传:“ 睿宗 好乐,听之忘倦, 玄宗 又善音律。 先天 二年正月望,胡僧 婆陀 请夜开门燃百千灯, 睿宗 御 延喜门 观乐,凡经四日。”
《漢語大詞典》:观鱼(觀魚)
见“ 观渔 ”。
《漢語大詞典》:观渔(觀漁)
亦作“ 观鱼 ”。 春秋 时 鲁隐公 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 棠 观鱼者。” 杨伯峻 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 鲁隐 观渔於 棠 ,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周书·孝闵帝纪:“帝欲观渔於 昆明池 ,博士 姜须 諫,乃止。” 唐 高适 《东征赋》:“人多嗜艾,俗喜观渔。” 毛泽东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莫道 昆明池 水浅,观鱼胜过 富春江 。”
《國語辭典》:鱼乐(魚樂)  拼音:yú lè
本是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上辩论的题旨。典出《庄子。秋水》。后比喻一种透过万物同源所领略的自然本情。如:「我如此推论,正如庄子鱼乐之说,是一份同情。」
《漢語大詞典》:鱼游濠上(魚遊濠上)
庄子·秋水:“ 庄子 与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 庄子 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 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后以“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鱼游濠上方云乐,鵩在承尘忽告凶。”
分類:既已之而
《國語辭典》:管中窥豹(管中窺豹)  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比喻所见狭小,未得全貌。《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也作「窥豹一斑」。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东汉向长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隐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学。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传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称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东汉 尚长 。 尚长 字 子平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唐 许浑 《村舍》诗之一:“ 尚平 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 张邦伊 《沉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 尚平 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参见“ 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國語辭典》:下帷  拼音:xià wéi
本指放下帷幕,开课授业。《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后比喻深居专心苦读,不与闻外事。《聊斋志异。卷二。红玉》:「但请下帷读,勿问盈歉,或当不殍饿死。」
《漢語大詞典》:垂帷
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借指专心读书或写作。语出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晋 束晳 《读书赋》:“垂帷帐以隐几,披紈素而读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结虑司契,垂帷制胜。” 唐 王维 《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诗:“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漢語大詞典》:董帷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明 高启 《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独抱遗经出 董 帷,秋风送骑入关迟。”
分類:指授授课
《漢語大詞典》:闭户(閉户)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 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國語辭典》:墙头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爱慕。唐。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2.杂剧名。元白朴作,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相恋,私订终身的故事。因少俊过洛阳李氏园,于马上见墙头女子甚美,遂作诗投之而结缘,故称为《墙头马上》。
《漢語大詞典》:痴小(癡小)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韦处士老舅》诗:“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宋 范成大 《樱桃花》诗:“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分類:幼稚幼弱
《漢語大詞典》:马上墙头(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宋 晁端礼 《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马上墙头,月底星前,窓间帘下,容易得欢洽。” 清 谢学崇 《念奴娇》词:“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参见“ 墙头马上 ”。
《國語辭典》:墙头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爱慕。唐。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2.杂剧名。元白朴作,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相恋,私订终身的故事。因少俊过洛阳李氏园,于马上见墙头女子甚美,遂作诗投之而结缘,故称为《墙头马上》。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东家女(東家女)
泛指东邻美女。 清 方拱乾 《绝域纪略》:“男子偶有悦於东家女,女父母曰:‘必逐而妇。’归遂不动色而逐之。”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國語辭典》:东墙(東牆)  拼音:dōng qiáng
东边的墙垣。借指邻家。如:「东墙处子」。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蘠(東蘠)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 明 胡侍 《真珠船·东墙》:“ 甘 、 凉 、 银 、 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 、 凉 、 并 、 乌丸 地。’魏书:‘ 乌丸 地宜东墙。’余意一物:‘东蘠’讹为‘登厢’,又讹为‘登粟’耳。”
《漢語大詞典》:东邻(東鄰)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漢語大詞典》:登墙(登牆)
登上墙头。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 阳城 ,迷 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登墙”作男女越礼相悦的典故。 唐 吴融 《宋玉宅》诗:“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復见人窥。”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宋 真德秀 《欧阳四门集》:“自世之学者离道而为文,於是以文自命者知黼黻其言而不知金玉其行,工骚者有登墙之丑,能赋者有涤器之污。”
《漢語大詞典》:窥宋(窺宋)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指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慕。 唐 吴融 《即席十韵》:“住处方窥 宋 ,平生未嫁 卢 。” 宋 柳永 《玉蝴蝶》词:“忆情牵,粉墙曾恁,窥 宋 三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一书生家有园亭,夜雨独坐。忽一女子搴帘入,自云家在墙外,窥 宋 已久,今冒雨相就。”
《漢語大詞典》:西邻玉(西鄰玉)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本指 宋玉 。后泛指邻家的情郎。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分類:邻家情郎
《漢語大詞典》:迷下蔡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后因以“迷下蔡”形容女子艳丽迷人。《文选·阮籍〈咏怀诗〉之二》:“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张铣 注:“言美皃倾人之城,迷惑 下蔡 之邑。”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 苏小 风姿迷 下蔡 , 马卿 才调似 临邛 。”亦作“ 迷伤下蔡 ”。 唐 张鷟 游仙窟:“虫蛆面子,妬杀 阳城 ;蚕食容仪,迷伤 下蔡 。”
《漢語大詞典》:阳城笑(陽城笑)
指美女迷人的笑。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唐 李商隐 《镜槛》诗:“隐忍 阳城 笑,喧传 郢市 歌。”
《漢語大詞典》:夫子墙(夫子牆)
论语·子张:“ 子贡 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本为 子贡 形容 孔子 学问道德之高,后以“夫子墙”比喻人之才德高不可攀。 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五十韵》:“独弃傖人国,难窥夫子墙。”
《漢語大詞典》:赐墙及肩(賜牆及肩)
语出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 贤于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赐墙及肩”喻才学浅露。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 赐 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分類:才学浅露
《漢語大詞典》:掷安仁(擲安仁)
以果子投向美男子。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偷须防 曼倩 ,惜莫掷 安仁 。”参见“ 掷果潘安 ”。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國語辭典》:掷果(擲果)  拼音:zhí guǒ
1.扔投果实。如:「动物园里禁止游客掷果喂食动物。」
2.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用以形容男子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聊斋志异。卷一○。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漢語大詞典》:潘果
晋 潘岳 貌美,少时出游,妇人遇之者,皆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遂用为典实。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横吹曲·洛阳道》:“玉车争晚入, 潘 果溢高箱。”参见“ 潘车 ”。
《國語辭典》:潘车(潘車)  拼音:pān chē
晋代潘岳乘坐的车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红绡里下樱桃颗,好待潘车过巷西。」
《國語辭典》:潘郎  拼音:pān láng
1.晋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只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2.情郎。五代唐。和凝 江城市。初夜含娇词:「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國語辭典》:潘安  拼音:pān ān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
《漢語大詞典》:画龙(畫龍)
(1).绘画龙的形象。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箱画龙。”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我辈彊追仿,画龙成蜥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元朝:“道士 吴霞 ,所居 龙虎山 ,善画龙。”
(2).龙的图像。 唐 李贺 《平城下》:“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王琦 汇解:“画龙,即旗帜上所画者也。”宋史·礼志五:“﹝《画龙祈雨法》﹞坛上植竹枝,张画龙……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3).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事物。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纪·二世》:“ 沛公 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画龙耳。”《梅村诗话》十二引 清 苍雪师 《赠方密之》诗:“山中久不见神骏,世上人多好画龙。”参见“ 叶公好龙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真龙(真龍)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玉女扉
画有仙女的门窗。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一:“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
分類:仙女门窗
《漢語大詞典》:玉女窗
嵩山 古迹之一; 宋 时已不存,传说 汉武帝 于此窗中见到玉女。 清 王士禛 《送愚山游嵩山》诗:“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